2023.06.04.愛與希望,永不息

(設教一百二十週年紀念禮拜講道)

  • 主禮:劉炳熹牧師
  • 聖經:詩篇八
  • 金句:使徒行傳二:17
    • ah, lâng sǹg sím-mi̍h, lí hiah-ni̍h koan-sim?Sè-kan-lâng sǹg sím-mi̍h, lí hiah-ni̍h chiàu-kò͘?Lí hō͘ i pí thiⁿ-sài sió-khóa khah kē;lí sù êng-kng chun-kùi chòe hoa-koan kā i tì.(Sù-tô͘ Hēng-tōan 8 phiⁿ 4-5 chat) (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
    • 啊,人算什麼,你赫呢關心?世間人算什麼,你赫呢照顧?你互伊比天使小可較低;你賜榮光尊貴做花冠給伊戴。(詩篇八:4-5)(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
    • 啊,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必朽的人算什麼,你竟關懷他!然而,你造他僅低於你自己;你用光榮尊貴作他的華冠。(詩篇八:4-5)(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前言

 小時候,我們期待慶祝生日,因為生日到來的時候,我們會有禮物,會有新的期盼。當日子愈來愈增長,年歲愈來愈加增以後,生日不一定對自己來說是好消息,因為總覺得自己在地上的日子好像又少了一年……。近期過世的提摩太凱勒牧師在知道自己罹癌時,卻如此告白著:「死亡,反倒讓我的禱告走向全新的境界。」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方有機會看見上主的無限,愈清楚知道人的渺小,就愈清楚知道上主的慈愛何等廣大,何等奧秘。

走在尋找意義旅程的詩人

 詩人走在頌讚上主的旅程,觀看許多上帝的奇妙創造,內心反覆問的問題是:「我是誰?人究竟是誰?」詩人以頌讚作為起頭與結尾,讚嘆著:「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鏡頭拉向了天,遙望廣闊的穹蒼,就在全能上主的廣大與人的渺小之間,我們尋覓著自己,尋覓著上主放在每個人生命的呼召。

 詩篇第八篇的對句十分清楚,第一節與第九節成為了對應的起頭與結尾,第二、三節與第五到八節是接續的對應,述說上主的作為,核心信息落在第四節:「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上主使軟弱者成為見證他作為的僕人,即便面對各樣的敵人,都從孩童和吃奶的口中建立能力。看似渺小、微不足道,卻使他得著了榮耀冠冕。詩人在戰場、在生命現場看見了上主的恩典,也在天空與月亮星宿看見了那浩瀚。隨著人從爭戰當下的掙扎與衝突,轉移到海闊天空的眼界,彷彿走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詩人又看見了,上主使人得以管理手所造的一切,使萬物都臣服在他的腳下。

 詩人從提問走向讚嘆:「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人,既渺小又偉大,若我們只是把眼界限縮,雙手緊握,就僅能夠看見極小範圍的一小步;倘若我們懂得放手,走向上帝全然全知的創造,豐盈的祝福正等候著你我,邁向永恆,頌讚的聲音永不停歇!

我們走在探尋意義的道路

 每個人,都走在一條探尋意義的道路:「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該往哪裡去?」詩人的問題,在與上主的對話中漸漸得著回應,我是一個渺小的人,我能夠在這裡,是因著在上主恩典的揀選下,得著榮耀的冠冕,進而去管理所有的受造物。每一站,都是上主的呼召與差遣,我們所經歷的點滴,都成為頌讚上主作為的詩歌。

 今天,當我們聚集在此,慶賀東門教會設教一百二十週年的時候,記錄的是1903年伊莉莎白牧師娘看見人們的需要,凝聚成為一個敬拜上主的團契,宣揚福音,栽培信徒。隨著人數漸漸增長,1906年正式成為太平境教會的支會,肩負起牧養學生的使命。

 1921年,教會從支會走向堂會,人數日益加添後,著手計劃建設大禮拜堂。萬榮華牧師與黃俟命牧師共同率領弟兄姊妹與學生們四處募款,在1926年完成了大禮拜堂的建堂。「信望愛」三個字,串連起東門教會、長榮中學與長榮女中,對每一個參與在這信仰群體的夥伴們說話,鼓勵我們向前奔走。

 為了讓信仰生命一代接一代的延續下去,今日的社區發展中心,是萬榮華牧師夫婦的異象,期待建立一個堪為模範的主日學中心,培育年輕人們承擔福音的使命,服事每個世代的信徒。

 這,是我們的起源,亦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故事。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不是偶然,更不會沒有意義,上主讓我們繼續在此奔走下去,有他所要我們經歷的,亦有他要讓我們認識的作為。

走向新的使命,新的故事

 歷史小組協助我們整理了教會一百二十年的簡史,以信仰作為核心奠基之後,教會開始植堂建立新教會,為了地區的需要,為了學生工作的需要,開支展葉的在四處宣揚福音。

 過程中,亦有教育大樓的建設,讓教會以多元的方式推動教育與福音事工,我們在座的許多人,都貢獻出自己的一點一滴,累積成為教會的故事。隨著時代變遷,在幼稚園熄燈後,教會進行硬體的改建,讓主日學及松年大學等社區關懷工作移至社區發展中心。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的改建完成,亦讓教會通過有形的歷史價值建築物,向整個城市宣講信息。

 數位快速發展與疫情影響的左右下,教會繼續順應著時代變化,轉為以線上與實體並行的方式,幫助弟兄姊妹與上帝的話語對話,關注社會議題,期能找出台灣在面臨少子高齡化處境下的出路。

 歷史教育推廣與文化資產維護的工作,也讓教會與社會進行一場新的對話,慢慢整合從過去累積至今的宣教經驗,繼續走向新的使命,寫下新的故事。一個又一個不同階段的進展,一篇又一篇屬於我們每個人的記錄,述說的不是任何一個個人的功勞,而是我們在順服上主的心意底下,學習回應與謙卑跟隨的成果。

愛與希望,永不息

 誠如詩篇第八篇的作者,不斷探尋著自己生命的意義,在不斷與上主對話的歷程,深刻認識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首頌讚的詩歌。這詩歌,或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敗,在在見證著上主的眷顧永不離開。

 近期幾篇網路著名的畢典演說裏,影星楊紫瓊在哈佛的演說給予我們深刻的印象,她鼓勵著眾人,即便遭遇患難與挑戰,永遠要記得保持輕鬆(stay loose),看看上主到底會給予我們什麼;接著,要懂得自己的有限(know your limits),從內觀覺察自己的不足,不自滿,指向下一階段的目標,向外觀意識到別人設了什麼圈套給自己,拒絕隨之起舞;最終,要找到自己的團隊(find your people),每一個人,即便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專業,都有可能成為攜手向前的夥伴。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愛與希望,永不息,跨越了一百二十週年,我們始終承接上主的召命,永遠帶著夢想去改變這世界,這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愛與希望,永不息

信,顯露在上主全然全知的掌權

望,彰顯在基督忠心順服的款式

愛,圍繞在聖靈豐富運行的美善

 咱的時代,他的故事

  一代過了又一代

  四處報揚永不息!

「世人如草,其榮如花,草枯花謝,惟主道永存。」

(彼得前書一: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