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二十八:17~31

經文:使徒行傳二十八:17~31

  來到羅馬以後,保羅請當地猶太人的領袖過來會面,希望能夠澄清自己為什麼出現在羅馬。保羅告訴他們:「諸位弟兄,雖然我沒有做什麼事干犯本國的百姓和我們祖宗的規矩,卻在耶路撒冷被囚禁,交在羅馬人的手裡。他們審問了我,有意要釋放我,因為在我身上並沒有該死的罪狀。但猶太人反對,我不得已只好上訴於凱撒,並不是有什麼事要控告我本國的百姓。為這緣故,我請你們來見我當面談話,我原是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那位才被這鐵鍊綑綁的。」保羅清楚的告訴猶太人,自己被捆鎖的原因,不是因著他要破壞以色列的歷史信仰,而是他單純想要活出「以色列的指望」。

  猶太人的回應,反倒令人會心一笑,因為他們完全就沒有從耶路撒冷那得到任何的訊息。他們告訴保羅:「我們並沒有接到猶太寄來有關於你的信,也沒有弟兄到這裡來向我們報告,或說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我們願意聽聽你的意見,因為我們知道這教門是到處遭人反對的。」言談裡,他們透露出「基督教」已經到處都有,散居在各個不同的地方,藉由保羅與猶太人的會面,未來將會創造出更大的對話空間。外在的鎖鏈只能拘禁有形的東西,無形的信仰價值,是能夠衝破一切藩籬的。

  於是猶太人與保羅約定了日子,有許多人來到他的住處,保羅從早到晚向他們講解,為上帝的國做見證,並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勸導他們信從耶穌。他所說的話,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彼此間不合,就分散了。對許多人來說,他們從過去到如今對信仰的想像僅有一種,那就是以色列歷史傳承下來的信仰體制,但隨著日子一久,大家愈來愈無法意識到,自己僅遵從那外在的典章律例,而離真實的信仰生命十分遙遠。人們被無形的捆鎖牢牢限制,反倒是保羅早已勝過有形的枷鎖,嘗試要帶來真實的盼望,卻受到忽視,甚至打壓、攻擊。

  做對的事,總是不那麼簡單,保羅知道他面臨的阻力有多少,但他更清楚知道,什麼是上帝所託付給他的使命。猶太人中有的願意接受他,有的則不願意相信他,起了不少爭執,但對保羅來說,他清楚知道這是傳揚福音必然要承受的一切。因此他透過以賽亞的話來勸勉眾人:「你去對這百姓說: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看了又看,卻看不清。因為這百姓的心麻木,耳朵塞著,眼睛閉著,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會醫治他們。」保羅再次宣告,他會更加積極的往外邦人分享福音,但他也不會放棄任何與猶太人對話的機會。

接下來有兩年的時間,保羅就在自己所租的房子內,接待每一個來見他的人,而且他放膽傳講上帝的國,教導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人禁止。即便是在帝國的監禁下,保羅仍舊得到相當高的自由,無疑的這是上帝向世上的權柄宣告,沒有任何人的權力能夠綑綁他,限制他。縱然物理空間看起來好像限制了保羅,但他卻絲毫不被外在所影響,上帝的恩典幫助他翱翔在各個領域,接觸不同的人,讓福音的信息能夠散播到地極,成為上帝國的使命。

來到使徒行傳的末了,看似保羅的生命將要走向尾聲,但路加的筆下卻絲毫沒有透露出一點絕望喪志的感覺,相反的,他充滿著榮耀與盼望。藉此,路加邀請每個參與在使徒行傳故事的弟兄姊妹,一同活出宣教師的生命,宣教師不會被任何的外在條件所限制,也不會被任何的攻擊擊倒,因為他所服事的,是那位掌權的上帝。每個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並非受召來服事宗教體制,而是在聖靈的引導下,不斷開闊自己的生命,得著能力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都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

問題討論

  1. 今日的我們可以從保羅的宣教旅程學到什麼功課?我們如何在自己生活的週遭看見宣教的機會?
  2. 我們曾在傳福音的時候遇過什麼難題?我們能夠通過什麼方式克服這些難題,跟隨上帝的恩典行動?
  3. 使徒行傳二十八:17~31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

祈禱

  1. 願我們存著宣教的眼光,在生活的大小事看見上帝所預備的機會,學習保羅的樣式,雖遇困難卻始終定睛基督。
  2. 願我們在每次傳福音遭遇難題與挫折時,找著讓自己生命成長與裝備的方式,招聚信仰同伴同心前行,經歷恩典。
  3. 為世界的平安祈禱,為台灣承受的威脅祈禱,在大齋節期的時刻,願我們在悔改與等候中尋求上帝心意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