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十:1~33

【經文】:使徒行傳十:1~33

  上帝帶領著教會不斷向外拓展,這樣的宣教行動對於「教會」來說,自然會遇到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衝擊。彼得在約帕的皮革匠西門的家住了一段時間之後,路加帶我們把鏡頭轉向到凱撒利亞的哥尼流身上,他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全家都十分敬畏上帝,並且常常賙濟百姓。有一天,他在異象中清楚看見上帝的使者說話,要他派人前往約帕,請一位稱為彼得的西門來。接收到這個指示以後,哥尼流立即派人往約帕去,交代給他們所需要執行的一切任務。 

  隔天,當彼得在房頂禱告的時候,忽然間也有個異象臨到他,看見天開了,有一塊好像大布的東西降下,四角吊著縋在地上,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腳的走獸、爬蟲和天上的飛鳥。又有個聲音對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這對彼得來說是個相當為難的要求,畢竟按著猶太人的律法,汙俗和不潔淨的東西,他們是不能夠吃的。處在兩難之中,彼得選擇依照著過往的信仰傳統來回應:「主啊!絕對不可!凡汙俗和不潔淨的東西,我從來都沒有吃過。」 

  上帝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指示讓彼得感到萬分的疑惑,第二次有聲音對他說:「上帝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汙俗的。」彼得對上帝聲音的不順服,其實是對律法的順服,然而上帝卻一直告訴他,停止以自己既有的框架來思考,一連三次之後,那東西就被收回到天上去了。對彼得來說,這個異象實在太過模糊不清,到底上帝要告訴他什麼呢?正當此時,哥尼流所派來的人已經站在門外喊著彼得的名字,彼得還在思考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又對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起來,下去,跟他們同去,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

  三個人見了彼得,告知來意,這讓彼得感到十分驚奇,對他而言是模糊的異象,卻對於那位未曾謀面的外邦人是何等的清晰,即便他完全無法透徹上帝的心意,依舊是踏上了這趟未知的旅程。隨著彼得進入凱撒利亞,那位敬虔的外邦人哥尼流早已預備妥當,邀集親朋好友在等候著彼得的到來。一到哥尼流的家,彼得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哥尼流非但待他如上賓,更俯伏在他腳前拜他,彼得趕緊拉哥尼流起來,說:「你起來,我自己也不過是人。」 

  他們一邊談話著,一邊走了進去, 看著眾人,就對他們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結交來往本是不合規矩的,但上帝已經指示我,無論什麼人都不可看作汙俗或不潔淨的,所以,我一被邀請,沒有推辭就來了。現在請問,你們為什麼叫我來呢?」於是哥尼流便從四天前,他如何在禱告中領受異象,上帝的使者要他派人前往約帕找一位叫做彼得的人過來,所以才立刻派人去邀請。現在,哥尼流告訴彼得,你來了真好,我們都在上帝面前,要聽主吩咐你的一切話。 

  彼得這才明瞭,上帝的行動是何等的神奇,不僅是在猶太人,在外邦人中間,他都一樣放下了恩典。教會需要時時覺察上帝的行動,不住的心意更新而變化,彼得率先成為跨越邊界的使者,見證著上帝一直打破各種框架,讓福音的信息傳至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世界,那起先看起來為平行線的猶太人與外邦人,開始有了交集,有了新的盼望。 

【問題討論】

  1. 我們向外分享福音的時候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我們如何克服這些挑戰?是否有什麼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2. 我們覺得今日教會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樣子?我們如何看見教會影響社會,為整個環境帶來福音?
  3. 使徒行傳十:1~33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持續不斷分享基督的福音給需要的人們,在每一次見證與分享的時刻,更加看見自己的成長,也認識上主的恩典。
  2. 願我們的教會能與社會對話,宣揚整個環境所需要的信息,讓整個社會愈來愈美善。
  3. 為著每個人生命得著平安祈禱,願我們的病痛、傷害都在上主的恩典裡得著醫治,進而讓整個國家邁向成熟,得享祝福。

2023.05.28.如風、如火

  • 主禮:劉炳熹牧師
  • 聖經:使徒行傳二:1-21
  • 金句:使徒行傳二:17
    • Siōng-tè kóng: Tī chiong-boa̍t ê ji̍t-chí,Góa beh chiong góa ê Sîn piàⁿ lo̍h-khì hō͘ só͘-ū ê lâng.Lín ê kiáⁿ, cha-bó͘-kiáⁿ ōe kóng ū-giân;lín ê siàu-liân-lâng ōe khòaⁿ-kìⁿ īⁿ-siōng;lín ê lāu-lâng ōe choh-bāng. (Sù-tô͘ Hēng-tōan 2 chuⁿ 17 chat)(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
    • 上帝講:佇終末的日子,我欲將我的神摒落去互所有的人。恁的子,查某子會講預言;恁的少年人會看見異象;恁的老人會作夢。(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
    • 上帝講:佇終末的日子,我欲將我的神摒落去互所有的人。恁的子,查某子會講預言;恁的少年人會看見異象;恁的老人會作夢。(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前言

  社會愈來愈多元,這自然是件好事,因為每個不同的人可以找著自己前進的道路。然而近來我們所看見的「微歧視」事件,卻也透露著每個人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若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結構的現實,悲劇只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多元,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生命皆有豐富的恩賜,恩賜愈多,我們也需要懂得負起自己的責任,同心建造一個合乎上主心意的環境。

聖靈的作為帶來困惑與質疑

  五旬節,是個慶賀的日子,來自各地的猶太人聚首耶路撒冷,獻上感恩與敬拜。或許對某些人來說,這不過又是個例行般的節日,沒有什麼特別的。然而就在那一天,發生了一件令每個人終生難忘的大事,有人困惑,有人質疑,卻是「教會」新生的日子!

  聖靈的作為,運行在信徒聚集的現場,有聲音忽然從天上下來,彷彿像一陣大風颳過的聲音,充滿他們坐著的整個屋子。這風,不斷吹拂著,沒有既定的方向與規則,運行在每個人的身旁,一下子好像感受到了它,一下子又稍縱即逝的遠離。緊接著,他們又看見形狀像火焰的舌頭,敞開,停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這火,彷彿燙的大家不得不開口,催促每個人說出自己生命的故事,說出上主在自己生命的作為。

  接下來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了,每個人不由自主地開口說話,按著聖靈所賜的才能說起別種語言。從世界各國來的猶太人聽見了聲響,聚集在現場的時候,每個人無一不感覺到驚訝與詫異,因為每一個人都聽見信徒用他本地的語言說話。明明在那裡的人是加利利人,卻開始說出各地的語言,述說上帝偉大的作為!他們困惑著問著:「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不僅是困惑,有人站在一旁取笑著:「這些人不過是喝醉罷了!」甚至有人心想著,這些人根本是發瘋了吧!

今天,我們也對聖靈的作為感覺困惑與質疑

  我們活在一個以為可以靠自己力量掌控一切的時代,認為凡事照著自己計劃,按著既定的步驟與策略,就可以得出美好的成果。求學是如此、工作是如此、教會是如此,整個社會皆是如此,沒有什麼特別。來到禮拜、參與聚會,不過就是按著既定的節奏運轉,偶而點綴式有些熱鬧、好玩的活動,增添自己的生活樂趣,甚少想過,信仰會帶給我們超過預期的事物。

  弔詭的是,哪怕我們這麼想,人生卻總如脫韁野馬般不受控,挫折、衝突、傷害、死亡無時無刻充斥生命。耶穌說:「我會賜下慰助者給你們」,應許必然與我們同在的意思,正是在每一次感覺不受控,陷入絕望與不安之際,會有新的可能存在。只可惜,我們依舊易於被自己有限的視野限制想像,反倒對於聖靈的作為感覺不解,甚至發出質疑的聲浪,最後只是讓自己陷入一個又一個的惡性循環裡走不出來。

  被限制的視野,致使我們有的人認為聖靈工作僅能夠是說方言、醫病趕鬼的異能;有的認為只能是某種熱情的敬拜,大聲高喊「哈利路亞」、「阿們」等。以單一觀點窄化信仰的方法,並不是路加的想法,通過如風、如火的寫作手法,他謹慎的表達出,聖靈不會被限縮在一個框架裡,教會也不會被限縮在某種特定的形象,人的生命更不會永遠停留在惡性循環。風隨己意吹,我們可以聽見它的聲音,卻不知道究竟是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聖靈啟示門徒成為上主話語的見證人

  聖靈讓門徒宣講不同的語言,見證上主偉大的作為。可惜的是質疑的人們只在意表象,無法深刻去理解他們所宣講,以及所行動的一切。彼得和其他十一使徒並沒有被這些質疑或譏笑所打斷,他們在起來高聲向大家說:「猶太同胞和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你們要明白,要留心聽我的話。你們以為這些人是喝醉了媽?不是的,因為現在才早晨九點鐘。」這個時刻不會是猶太人喝酒的時刻,相反的,是他們禱告的時刻,反倒是見證上主作為的時刻。

  使徒引用先知約珥所說:「上帝說:這是我在世界的末期所要做的:我要把我的靈傾注給每一個人。你們的兒女要宣告我的信息;你們的年輕人要看見異象;你們的老年人要做奇異的夢。……那時,凡呼求主名的人必然得救。」

  這麼一群平凡的小人物,走過耶穌受難後面對信仰跌倒的事實,看見基督復活升天後,領受新的召命。如今在聖靈如風如火的降臨下,獲得新的能力,說著不同的方言,行使不同的恩賜,沒有畏懼的面對質疑與責難,在逼迫中更加成長。唯一的關鍵,在於他們清楚自己跟隨基督,向人宣揚基督是主的福音。

  聖靈的工作使門徒成為話語的見證人,曾經的失敗,或許讓他們身陷過泥淖,每一天都覺得何等幽暗。就在某一瞬間,他們發現了,自己的生命不需要繼續陷入自艾自憐,不需要活得畏畏縮縮,今天,他們可以勇敢站起來,說出自己所信、所傳。

我們已成為話語的見證人

  如風、如火的聖靈,今日同樣運行在我們的生命,也許是心裡面微小的感動,也許是一句噓寒問暖的問候,也許是詩歌的旋律或字句裡的啟迪…….。聖靈的作為,超乎我們所能夠衡量,超乎我們所能夠理解,重要的是,他賜給我們多元的語言,去傳遞基督的福音。

  圍繞在你我身旁的每一份子,都成為聖靈工作的記號,端賴我們細心地去觀看,去聆聽這些故事。有人路過看見教會布條寫著聖經學堂,主動參與查考聖經與小組分享的行列,聊著自己對於「宣教」的感動與掙扎,那一刻,我們意識到了聖靈的作為;有人因著生命觸礁,四處求神問卜期待有個明確的答案,卻在基督徒朋友的協助下,參與聚會認識聖經,雖在其的理解是為「修行」,卻何嘗不是聖靈奇妙的作為;有人在絕望時刻走入教會協助打掃,雖然仍舊面臨生命的十字路口,卻分享著在這裡,他可以找到新的出發點,這一剎那,我們體會到了聖靈的作為;朋友多次聊著,照顧一個失智症患者,明明已經失去認知能力,卻在陪伴另一患者時突然開口祈禱,這,豈不是聖靈的大能?另一個重度失智症又患有癌症的患者,家人分享著他已然退化如同小孩,卻因著每天都十分喜樂,竟然感覺不到癌症的影響,這,不就是聖經所說的「回轉如小孩」、「喜樂的心便是良藥」?聖靈的作為,遠遠超過我們所能理解。

  孫寶玲老師在其使徒行傳二:1~13註釋的最末寫著:「我想我們必須常常祈求說:『永生上主的靈,來澆灌我。碎我、熔我、陶我、用我,懇求永生上主的靈來澆灌我。』」愈堅持該是如何,就愈難看見聖靈奇妙的作為,愈懂得放下自己所堅持,願意去聆聽與跟隨,就愈會經歷生命超乎想像的恩典,始終沒有離開過你我的身旁。我們每個人,皆是聖靈工作的記號,皆是上主話語的見證人。

【如風、如火】

有一微聲
 如風吹進
  你我心懷
   似有若無
    稍縱即逝。

有一聲響
 如火散落
  你我身上
   催促開口
    道出本相。

如風
 吹拂沈睡的心靈
如火
 點燃蓄積的熱情


 你是誰
  你是基督
   你是我主!

2023.05.24.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九:32~43

【經文】:使徒行傳九:32~43

 好不容易藉著巴拿巴的協助,終能夠讓轉變生命後的掃羅得著教會的接納,但 很明顯的,無論從傳統的猶太宗教體制,一直到耶路撒冷的初代教會,都持續受到上帝自己宣教工作的衝擊,邀請著教會走出既定的框架,去看見更為廣大的可能性。就在此時,因著教會的擴張愈來愈迅速,各地都發出著牧養的需要,彼得正為著眾信徒四處奔波著,一刻也不得閒,每個不同的地區,都呈現著不同的特質,信徒也有著不同的需要,但唯一相同的,就是上帝透過這些需要,邀請著教會跨出新的步伐。 

繼續閱讀 “2023.05.24.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九:32~43″

2023.05.21.為真理做見證

  • 主禮:黃伯和牧師
  • 聖經:約翰福音十八:28-40
  • 金句:詩篇119:18
    • Kiû lí khui góa ê ba̍k-chiu,hō͘ góa khòaⁿ-chhut lí lu̍t-hoat ê kî-biāu.”(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
    • 求你開我的目睭,互我看出你律法的奇妙。(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
    • 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法律中奧妙的真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2023.05.17.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九:20~31

【經文】:使徒行傳九:20~31

  一趟起先是要謀殺門徒的旅程,忽然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此刻開始,掃羅搖身一變成為宣教師,與大馬士革的門徒住了些日子以後,他立刻在各會堂裡傳揚耶穌,說他是上帝的兒子,這樣的轉變,實在令聽見的人都難以置信,試想,當門徒們聽說今天聚會的講員是掃羅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那豈不是惡名昭彰的逼迫者嗎?掃羅在耶路撒冷殘害耶穌的門徒,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消息,該不會,這一場聚會是個障眼法,把大家騙到那裏去一網打盡吧!

繼續閱讀 “2023.05.17.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九:20~31″

2023.05.14.永不失聯,遇見的愛

  • 主禮:劉炳熹牧師
  • 聖經:約翰福音十四:15-21
  • 金句:約翰福音十四:21
    • “Chiap-siū góa ê bēng-lēng koh chun-siú–ê chiū-sī thiàⁿ góa ê lâng. Thiàⁿ góa–ê, góa ê Pē ōe thiàⁿ i; góa mā ōe thiàⁿ i, koh chiong pún-sin hián-hiān hō͘ i khòaⁿ.”(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
    • 「接受我的命令閣遵守的就是疼我的人。疼我的,我的父會疼伊;我嘛會疼伊,閣將本身顯現互伊看。」(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
    • 「凡接受我命令並且遵守的,就是愛我的人。愛我的,我父親必定愛他;我也愛他,並且向他顯明我自己。」(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前言

  母親節前夕,社會上幾起重大的交通意外震驚了我們,家庭因此破碎,親人們的心裡更是難以化解的傷痕。離別,雖是人生必然的功課,卻沒有任何人能夠預備好,特別是年幼、年輕的人逝去,總讓我們不由得同感悲傷。一方面問著:「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另一方面,咎責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社會能夠如何前進?如何避免如此的傷痛發生?進而看見新的可能。

繼續閱讀 “2023.05.14.永不失聯,遇見的愛"

2023.05.10.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九:1~19

【經文】:使徒行傳九:1~19

  為信仰大發熱心的掃羅,不斷用著威嚇兇悍的口氣壓迫著門徒,他要求著大祭司發信給大馬士革的各會堂,只要找到跟隨耶穌的人,無論是誰都准他得以將這些人捆綁帶到耶路撒冷。拿著大祭司給予的令箭,掃羅無疑成為反耶穌基督的一員大將,教會一聽見他的名號都為之喪膽,躲得遠遠的,不敢接近他一絲一毫。走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掃羅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然而,忽然間一道光從天上射了下來,四面照射著他,這樣的場景對接受過完整神學訓練的掃羅來說肯定不陌生,他知道,這必定不是件尋常的事,更令他擔憂的,若真的是上帝顯現,那他肯定有禍了。

繼續閱讀 “2023.05.10.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九:1~19″

2022.05.07.寂寞的石頭

  • 主禮:劉炳熹牧師
  • 聖經:彼得前書二:2~10
  • 金句:彼得前書二:5
    • Lín mā tio̍h choh oa̍h-chio̍h, hō͘ Siōng-tè ēng lâi khí-chō sio̍k-lêng ê tiān, koh choh sèng-kiat ê chè-si, thong-kè Iâ-so͘ Ki-tok hiàn Siōng-tè só͘ hoaⁿ-hí sio̍k-lêng ê chè-mi̍h. (現代台語羅馬字2021版)
    • 恁嘛著作活石,互上帝用來起造屬靈的殿,閣作聖潔的祭司,通過耶穌基督獻上帝所歡喜屬靈的祭物。(現代台語漢字2021版)
    • 你們也要像活的石頭,用來建造屬靈的聖殿,在那裡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獻上為上帝所悅納的屬靈祭物。(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前言

  走在路上,當我們看見一顆石頭靜靜的置放時,我們或會覺得,它是個阻礙,是個攔路的障礙物。過了一陣子,當一堆石頭累積成為一片牆的時候,我們也會發問,到底這片牆擋在這裡做什麼。再過不久,等到它成為了一樁雄偉的建築,我們才會意識到,原來當初那塊石頭的作用是這樣啊!基督,就是那塊石頭,他邀請著我們跟隨,一起成為一片牆,成為一座聖殿,訴說上帝奧秘的作為。

繼續閱讀 “2022.05.07.寂寞的石頭"

2023.05.03.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八:26~40

【經文】:使徒行傳八:26~40

 腓利在撒瑪利亞城掀起了一陣旋風,帶領著許多人們信主之後,主的使者忽然給予他一項新的指示,要他向南走,往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那裏去,而那裏是個曠野。腓利很難理解到底上帝有著什麼樣的心意,明明自己所承擔的使命不是要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分享給許多人認識嗎?怎麼上帝會要自己走向曠野,那裏難道會有什麼人嗎?縱然內心有著懷疑,但腓利仍舊聽從著上帝的命令,走向那霧霧不明的旅程,看看上帝到底為他預備著些什麼。

繼續閱讀 “2023.05.03.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八:26~40″

2023.04.26.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八:1~25

經文:使徒行傳八:1~25

  從司提反的受難開始,教會受到許多的逼迫,促使著門徒不得不四散到各地,繼續傳福音的道。腓利來到了撒瑪利亞,向當地人宣講基督,更是在那裡行出許多神蹟,有污靈被趕出,癱瘓的、瘸腿的都得著醫治。有一個名叫西門的人,向來就在城裡行邪術,因著這些能力,他自命為大人物,撒瑪利亞城的人無不對他帶有一些敬畏,從小到大都聽從於他,並說:「這個人就是上帝的能力,那稱為大能的。」靠著這些能力,西門幾乎是在整座城裏暢行無阻,非常吃得開。

繼續閱讀 “2023.04.26.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八: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