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八:26~40
腓利在撒瑪利亞城掀起了一陣旋風,帶領著許多人們信主之後,主的使者忽然給予他一項新的指示,要他向南走,往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那裏去,而那裏是個曠野。腓利很難理解到底上帝有著什麼樣的心意,明明自己所承擔的使命不是要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分享給許多人認識嗎?怎麼上帝會要自己走向曠野,那裏難道會有什麼人嗎?縱然內心有著懷疑,但腓利仍舊聽從著上帝的命令,走向那霧霧不明的旅程,看看上帝到底為他預備著些什麼。
一個衣索比亞的太監,正從耶路撒冷參與禮拜後返程,他本身擁有著極高的權勢,在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然而很諷刺的是,雖然在政治上他的地位很高,但在猶太人的信仰傳統裡,因著身體的殘缺,他是被劃分在外邦人的區域裡,不得進入聖殿的主建築,即便是如此,他仍舊對著信仰存著一份渴望與追求,在車上,他大聲誦讀著先知以賽亞的書:「他像羊被牽去宰殺,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他卑微的時候,得不到公義的審判,誰能述說他的身世?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
他好似從這段經文中讀出一些關於自己生命的反思,因著身體的殘缺,縱然有著地位與財富,他都好似那一個卑微軟弱的人,得不到內心所渴望的信仰,反覆誦讀的時候,腓利來到了那裡,聖靈告訴腓利:「你去!靠近那車走。」於是他就上前跟著那輛行駛非常緩慢的車,聽見從裡面傳出誦讀經文的聲音,腓利立馬向車內發聲:「你明白你所念的嗎?」忽然聽見從外傳來的這麼一句話,這位太監自然是嚇了一跳,但他也接著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
與其說上帝安排著腓利解答著這位太監的疑惑,倒不如說上帝預備著腓利成為他的同行者,太監邀請著腓利上他的車,與他同坐,詢問著腓利:「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誰,是指自己,還是指別人呢?」於是,腓利就開口向他宣講著關於耶穌基督的福音,先知在以賽亞時代被拒絕的事實,仍然存在於今日,特別耶穌基督作為受苦僕人的事件,都揭露著這段經文的信息,十字架雖被視為拒絕的記號,但在上帝的恩典下,已經成為拯救的行動。
隨著兩人愈分享愈深入,沿路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有什麼能阻止我受洗呢?」他就吩咐把車停下來,腓利和太監二人一同下到水裡,腓利就給他施洗。過往因著身體上的殘缺,他被拒於聖殿的門外,但此刻因著腓利的為他洗禮,他擁有著一個全新的身分,得以參與在上帝拯救的行動裡。從水裡上來以後,主的靈就帶著腓利去到亞鎖都,一個非利士人的城市,在那裏他繼續宣講福音的信息,帶領著許多人認識耶穌。
教會的福音行動,因著上帝的帶領而繼續向外拓展著,腓利被上帝帶領到迦薩的曠野,為著這位太監的洗禮,背後蘊含著上帝豐富的拯救行動,就太監的身分來說,他的政治地位十分的高,但以他本身是一個有殘缺的外邦人來說,又促使他淪為最低,無論是高是低,都因著洗禮,他得著一個全新的身分。上帝話語的宣講,施洗的行動,通過這一人顯示出來,即便僅有這一人,都有著無法衡量的價值,腓利承接著這份使命,慢慢地,他也愈來愈深刻的認識基督。
【問題討論】
- 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呢?我們是否曾找尋些什麼方法來克服困難呢?
- 我們是否經驗過身旁弟兄姊妹分享受洗的故事,讓自己覺得不可思議且深受感動呢?
- 使徒行傳八:26~40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 願上帝的話語成為塑造我們生命的禮物,在每個人生階段及重要時刻,因著認識他的話語而得著醫治與祝福。
- 願我們從上帝在每個人生命的奇妙作為裡,更深刻經歷上帝的同在與恩典,使每個人得以訴說故事,寫下新的見證。
- 為著台灣社會祈禱,旱災、國際局勢的不安、內部政治的張力,願我們在困境中經歷上帝的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