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五:17~42
因著使徒們的宣教行動,教會聚集的人潮愈來愈多,這讓以大祭司為首的宗教領袖們備感威脅,他們料想不到,除去耶穌以後,竟然還會有接棒的人傳講關於耶穌基督的信息,而且一個接一個層出不窮,讓他們不知該如何應對。唯一能夠想到的方法,就是故技重施,把使徒們再次扣押起來,關在拘留所內,然而,夜裡有主的使者為他們打開監門,告訴他們說:「你們去,站在聖殿裡,把這生命一切話講給百姓聽。」於是,使徒們就在天將亮的時候進到聖殿裡教導眾人。這件事,企圖要陷害使徒的宗教領袖們都還沒有發現呢!
一大早,他們正預備要審訊著使徒,才驚訝的發現到,他們所收押的使徒,在警衛層層把關之下,居然站在聖殿裡教導百姓,這下可好了,那麼多的百姓們擁戴著使徒,民心到底向著哪邊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擁有權力的一方,隨意輕舉妄動將會有反效果,肯定會讓聲勢已然一落千丈的宗教領袖們為眾人所拋棄。因此,他們只能夠客客氣氣的去「請」使徒們過來,一入議會,大祭司連番指責著使徒,不是已經嚴厲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導人了嗎?彼得和使徒們卻回答著:「我們必須順從上帝,勝於順從人。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就是這些事情的見證人!」
衝突愈堆疊愈高峰,議會的人聽了十分惱怒,恨不得立即將使徒們除去,但,真的有什麼明確的罪名能夠判他們死刑嗎?現在一大群的百姓們都等著看,到底你們想要做些什麼不公不義的事情,一旦隨意動手,那反擊的力量將不是任何人有辦法承受的。對於這群宗教領袖來說,他們確實處在非常大的內在衝突裡,始終猜不透,明明都是在傳講信仰的道理,為什麼大家往另一邊靠攏,祭司、長老的職份,在人們的眼中看似一點都不重要了,可是這不是我們的祖宗上帝藉著律法書所建立起來的嗎?
就在群情激憤的議場上,許多人迫不及待的想除去使徒們,但就在這個時刻,一個法利賽人忽然間站了起來,他名叫做迦瑪列,頗受到百姓的敬重,這樣一個律法教師的前輩要說話,大家自然是安靜下來,要聽看看他有什麼好的建議。迦瑪列吩咐人把使徒暫且帶到外面去以後,開始向眾人提醒著,面對這些叛亂分子,必須要好好謹慎處理,起初有個叫做杜達的人,一開始好像煞有其事,吸引了四百人跟從他,當他被殺以後,這些人全都散了;後來又有加利利的猶大出現,也是一樣,隨著他滅亡以後,跟從的人也全都四散,因此,我勸大家不要管這些人,就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所為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
這一番話,確實打動了議會裡的人,畢竟在這個敏感時機,要找到個好理由除去這些使徒實在不那麼簡單,一不小心弄巧成拙,這把火反而會燒到自己,倒不如冷處理,就讓他們自取其亡,最後獲勝的肯定還是我們。迦瑪列確實是個有經驗與智慧的老師,即便有著政治盤算,他都仍舊盡可能留空間讓上帝去決定,然而他沒有料想到的,上帝確實站在使徒這一邊,通過使徒們,上帝推動著各樣的宣教行動,而迦瑪列的這番言論,不僅拯救使徒們的性命,更成為宣教的一股助力。
最後,議會裡的宗教領袖,只是責打了使徒,再次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就把他們釋放了。使徒們歡歡喜喜的離開議會,為福音的緣故承受這一點點的逼迫,對他們來說實在算不得些什麼,反倒更讓他們認識到上帝的護佑,於是他們的宣教行動更加積極,無論是在聖殿,或是在家裡,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傳講信息的機會,不住地教導眾人,耶穌是基督的福音。
問題討論
- 我們曾否因為基督徒的身份而遭受什麼壓迫或不友善的對待呢?我們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回應?
-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教會有什麼樣的觀感?他人如何認知教會,如何認知基督徒呢?
- 使徒行傳五:17~42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 願我們在基督所呼召的身份忠心,即便在各樣不友善的環境裡,仍能成為基督的見證。
- 願我們的教會能夠不斷與社會對話,觀看上帝如何使用教會成全社會的需要,服事這塊土地。
- 為台灣祈禱,願在國際情勢動亂與不安之際,執政者有智慧帶領國家,人民有平安的心,在壓迫中經歷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