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2.巴克禮聖經學堂.使徒行傳三:1~10

經文:使徒行傳三:1~10

  耶路撒冷的聖殿是一個宗教中心,諸多的朝聖者前來此地,期待著在此與上帝會遇,領受著新的祝福,彼得和約翰同樣遵循著信仰傳統,按時前往聖殿敬拜、禱告,卻在美門的門口,遇上了一個瘸腿的人。這一個瘸腿的人,被整個社會所看輕、唾棄,對於整個羅馬帝國來說,他是一個無法提供任何貢獻的人,而在以色列這個信仰群體,他同樣不具備著主動參與宗教事務的能力,需要接受他人的施捨才能度日,很顯然的,他被視為一個不被重視,甚至可以被拋棄的局外人。 

  這一幅畫面,就出現在聖殿的美門外,可說是格外的諷刺,一個弱勢的小人物卑微著躺在門外,等候著裡面那些看起來「敬虔」的大人物們略施小惠,聖殿的建築與裝潢,背後正顯露出了金和銀的價值,這也難怪一個瘸腿的人,會期待著是否能夠從要從聖殿進出的人們那得著一點點的金和銀,我們確實無法得知,究竟是誰把他抬來放在美門外,還有到底他們的用意為何,但聖殿的高牆豎立在此,渺小的弱勢者不啻對每一個信仰者發出了挑戰,考驗著信仰的真諦究竟會是什麼? 

  彼得與約翰將要進入聖殿,這瘸腿的人向他們發出了哀求,期望著他們能夠施捨一些什麼,當然,他無法辨識出眼前的門徒與其他前來聖殿敬拜的人會有什麼不同,他只知道,每一天在這裡乞討,有人拒絕,有人隨手就丟了幾個小錢給他,沒有任何人正視過他一眼,這群看似有信仰的人,不過是躲藏在聖殿的高牆裡,上帝的祝福從來就不曾從他們的身上分享出來,日子久了,什麼會是恩典呢?什麼又會是上帝的祝福呢?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面對著這個早已被社群所忽略的瘸腿者,彼得和約翰定睛看著他,彼得說:「看著我們!」這恐怕是不知多久以來,極少數為了他停下腳步,甚至願意看他一眼、與他對話的人了,如此的舉動,給予了這個弱勢者無比的希望,他深信自己必定能夠從這兩個特別的人物身上獲得些什麼,好讓他的生活無虞,然而彼得卻說:「金銀我都沒有,但我把我有的給你: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起來行走!」於是,彼得竟然向前要拉著他的右手,預備要扶他起來行走了。 

  緊接著,超乎眾人想像的事情發生了,一個不知多久未曾行走的人,腳和踝骨立刻就健壯了起來,在場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辦法解釋這個情況,彼得牽著他跳起來,站著,又開始行走,就這樣,他們一同進了聖殿,邊走邊跳,讚美上帝。百姓們看見了他又行走,又讚美上帝,也認出他就是那個原先坐在美門門口乞求人施捨的,就大為震驚,彼得與約翰竟然有了行神蹟的能力,就好似當時耶穌在每一個軟弱的人身上顯出大能一樣。 

  一個被社會所拋棄、所忽略的瘸腿者,究竟所需要的會是什麼呢?當然,等候著他人的施捨,讓他可以溫飽過日子很重要,但或許更重要的是,他重新得著了上帝的接納,當彼得與約翰帶著他進入聖殿的那一刻,他恢復了與上帝的關係,他得著了主動參與敬拜的權柄,更象徵著,他被整個信仰群體、被整個社會所接納了,他不再是一個被眾人認為沒有用的人了,對他來說,上帝的恩典通過彼得與約翰顯明出來了,信仰,不是僅止於聖殿裡的宗教行為,更要緊的,是如何在聖殿之外成為真實的見證。

問題討論

  1. 我們身旁可能有著許多弱勢群體,與他們互動的經驗裡,最讓我們感覺困難的是什麼?他們最需要的幫助會是什麼?
  2. 我們知道社會中哪些需要幫助的社會福利機構?我們能夠如何為它們祈禱?
  3. 使徒行傳三:1~10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在為每個弱勢群體禱告的時候,能更多的認識與體會他們所遭遇的困難,也讓我們知道如何有智慧的互動與服事。
  2. 為我們所知道的社會福利機構祈禱,願每個機構與服事的人員在陪伴與服務的過程裡得著恩典,得著鼓勵。
  3. 為世界的公義與和平祈禱,願執政者能有憐憫的心,傾聽每個人生命的需要,讓政府與國家的運轉為眾人帶來平安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