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二:37~47
處在一個是與非漸漸變得模糊不清的世代,處在一個受到統治者壓迫,階級意識明顯的世代裡,人們所以為的出路就是向權勢靠攏,依附在宗教領袖之下,才導致著耶穌被釘死的事實發生,甚至在今天以前,他們仍舊繼續壓迫著眾門徒,絲毫無法察覺自己的錯誤。彼得的講道,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宛如醍醐灌頂般,對眾人發出了挑戰,這是彼得真誠的面對真理,被調整與塑造的生命歷程,當他帶著信心與勇氣傳講的時候,一篇具有生命力的信息,就於焉產生了。
這篇信息,不僅堵住了台下諸多質疑的聲浪,更進一步的,這群起先看起來無感的聽眾非常有感,好像被針刺到了一樣,開始反省著自己,並對彼得和眾使徒們說:「我們到底該要怎麼做呢?」當他們從內心深處問著這問題時,彼得才告訴他們:「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使你們的罪得赦,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給所有主-我們的上帝所召來的人。」
彼得接續著也用許多的見證來勸勉著眾人:「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一個信仰覺醒的個人,是能夠對整個信仰群體發出呼籲及影響力的,當然,他必然要頂著來自各方的壓力,勇敢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夠喚起其他的人願意跟隨,在這個對跟隨基督的門徒充滿敵意的世代裡,要走一條跟整個世界不同的路,是需要付上代價的,沒有犧牲與受苦,就沒有得勝的榮耀,沒有十字架的信息,就沒有真實的生命。
那一天,聽了彼得的信息以後,受洗的人約有三千人,但路加眼裡所看為驚訝的,並不是受洗的數字而已,他發現到,這群原先可能內心剛硬的人們,此刻竟然在聖靈的引導下,開放了自己的內心,專注在每一個使徒所傳講的教導裡,更享受著彼此的團契生活,藉由擘餅與祈禱的行動,學習分享,學習互相扶持,存著一顆謙卑與敬畏的心,開始過著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命。
高築的心牆,被上帝的真道所擊碎了,通過使徒們繼續行了許多的神蹟奇事,這間新萌芽的教會,呈現出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圖畫,當它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所有的物品都公用,也賣了田產和家業,照著每一個人的需要分給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聖殿裡敬拜,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坦誠的心一同坐席。這與過往那種階級分明,人人都倚靠著自己的勢力來爭一口飯吃的狀況實在有了非常大的差距,上帝的愛幫助著眾人不分你我,有能力的扶持軟弱的,不再去計較這些付出能夠得到什麼回饋,這已然成為莫大的神蹟了。
教會因著真實的見證,彰顯了十字架的真理,隨著人們看見了這些生命的轉變之後,愈來愈多的人走入了教會,上帝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了他們。從少數幾個使徒藉著聖靈而來的信仰覺醒運動,持續擴散影響著愈來愈多的人們,當人們做出新的抉擇與改變時,神蹟就自然而然產生了,教會,是帶有感染力的群體,是帶有生命影響力的群體,是真實經歷上帝國團契生活的群體。
問題討論
- 我們會如何形容「教會」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我們又從他人、從非基督徒那裡聽見他們如何形容教會?
- 這段經文裡的教會為什麼會吸引愈來愈多的人們加入?我們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被一個信仰群體吸引而投入的經驗嗎?
- 使徒行傳二:37~47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 願我們在為教會祈禱的過程,覺察到自己對教會的認識能夠更加擴張,更發現教會與團契對我們所帶來的祝福。
- 為我們自己祈禱,願上帝差遣我們進入一個群體裡,發揮自己的恩賜,讓每個在這群體裡的夥伴因著我們而被擴張。
- 為世界上陷入苦難的人們祈禱,願受傷的得醫治,苦痛的得安慰,擔心害怕的人得著釋放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