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一:12~26
耶穌被接升天以後,使徒們接獲了一個全新的使命,那就是建造屬於基督的教會,不僅是凝聚著原先的信仰群體,更是要到各個角落去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當他們從橄欖山回到了耶路撒冷以後,聚集在所住的樓房,在這裡有著那群被耶穌所揀選的門徒們,包含著彼得、約翰、雅各、安德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激進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猶大,還有幾個婦人,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以及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的禱告著,尋求著上帝的心意。
那時有非常多的人一同聚會著,經過了數算之後,大約有一百二十人左右,使徒們無疑是肩負著領導眾人的任務,他們需要忠於上帝的呼召,盡心盡力的做好牧養工作,建造能夠帶出見證的教會。然而,因著猶大為惡所勝,出賣了耶穌,致使著使徒的領導群體缺了一角,彼得站在眾人中間,告訴大家說:「那領人來拿耶穌的猶大,本來算是我們中間的一個,也得了使徒的職任,他用那不義的代價買了一塊田,後來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他們稱那塊地為亞革大馬,也就是「血田」的意思。」
詩篇所記載著:「願他的住處變為廢墟,無人在內居住。」猶大終究是為了他的罪付上了代價,然而,對整個使徒的領導群體來說,缺席的職分仍舊需要有人能夠補上,因此彼得告訴大家說:「願別人得他的職分。」對初代教會來說,處於草創的時期,領導的職分顯然十分重要,但經歷了猶大的失敗,以及每一個使徒也分別在耶穌受難的時候跌倒過,此刻究竟該如何才能夠挑選出合乎上帝心意的僕人呢?這就成為了教會莫大的挑戰。
彼得告知了眾人,現在我們需要選出一個人來取代猶大的位置,可是有什麼樣的資格嗎?他說就是從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出入的整段時間,也就是從約翰施洗起,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必須從這群常與我們一起的人中,選出一位與我們同做耶穌復活的見證。按著這樣的標準,他們共同推舉了兩個人出來,一個叫做巴撒巴,又稱為猶士都的約瑟,另一位則叫做馬提亞,他們都符合了彼得所說的條件,但名額只有一位,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二選一,知道哪一位真的是上帝所揀選的呢?
從他們聚集的開始,就不住恆切的禱告著,因為他們深知道,若非通過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任何的行動都將是危險的,按著人的想法去判斷,很容易又走回到猶大的老路,輕易的被罪惡所綑綁住。因此眾人禱告著:「主啊,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名你所揀選的是哪一位,去得這使徒的職任,好取代猶大所丟棄的那職份。」於是他們就以抽籤的方式來做決定,最後抽出了馬提亞,他就取代了猶大,與十一位使徒同列。
使徒的職分,是來自於上帝所賜下的產業,對這群曾經經歷過跌倒再爬起來的門徒來說,他們更加清楚認知到了自己的使命,因此從一開始,他們就藉著禱告連結在一起,不住尋求著耶穌的心意,因為他們期待的,所揀選出來的使徒,能夠與他們一起同工建造教會,去撼動這個世界,在各處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
問題討論
- 在一個被「躺平文化」所影響的世代,我們該如何陪伴新一代的服事者成長?我們曾如何帶領新人成長呢?
- 從經文裡教會挑選同工的過程,我們看見哪些重要的行動?無論在教會或是生活,我們如何塑造一個有使命的團隊?
- 使徒行傳一:12~的的經文與信息裡,最觸動我們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 願我們學習陪伴與支持新一代的服事者,即便有著不同的價值觀與成長背景,仍能攜手朝著使命前進。
- 願我們為著每一個服事上帝的僕人禱告,在各樣挑戰與艱難中,仍能堅守對上帝的信心,勇往直前。
- 為著教會120週年的各樣事工祈禱,讓教會能向社會宣講福音的信息,使眾人看見基督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