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再現華美

台語/華語:劉炳熹牧師
聖經:哈該書 2:1-9
啟應:第34篇(詩篇146)
聖詩:第38首「謳咾全能的主上帝」
   第643首「三疊阿們」
金句:哈該書 2:9

前言

  人會對美好的事物懷抱著嚮往,但往往最美好的事物,總浮現在過往的記憶裡。這份嚮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若沒有這份期盼,就難有勇氣可以向前行;大多時候,邁向夢想的旅程是辛苦的,唯有踏實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我們方能嚐到抵達彼岸的甘甜。

話語之華美

  被擄至巴比倫的以色列,終於在波斯帝國塞魯士所頒布的詔命之下,返回到了耶路撒冷,開啟重建聖殿的行動。聖殿,對以色列何等美好,那不只是一座華美的建築物,更是一份生命的應許,所有的人事物得以圍繞聖殿得著生命。它是何等美好的一塊田地,集合眾人之力耕耘、灌溉、收成,是以色列人內心所嚮往的美好家園。

  這一切,就隨著整個王國的滅亡而一夕崩塌,好不容易,可以回到故土重新建造。不幸的是,整個工程才啟動沒多久,危機就開始產生了。對多數的人來說,經濟狀況並不好,同時又面臨撒馬利亞人充滿敵意的阻擾,重建工作很快就中斷了。更令人諷刺的是,耶路撒冷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卻又在這段期間為自己建造美麗的家園,儼然不把聖殿當一回事。

  於是,先知哈該在此刻向眾人宣講信息,他對猶大省長所羅巴伯,大祭司耶書亞以及人民說:「你們當中有沒有人還記得以前的聖殿多麽華麗?現在怎麼樣呢?看起來不是一文不值嗎?可是,所羅巴伯、耶書亞和人民哪!我–你們的上主再三地勸你們,你們要剛強,要努力工作,因為我–萬軍的統帥與你同在。你們從埃及出來的時候,我曾經和你們立約,答應要常與你們同在。我現在仍然與你們同在,所以不要害怕。」

  哈該的服事,是通過上主所託付的話語服事返回耶路撒冷的人們,「聽見」上主的話語賦予人們新的期盼,也推動他們回想出埃及所經歷的點滴。立約的上主永不放棄他的子民,話語之華美,喚醒眾人內心的憧憬,心中對於聖殿嚮往的那幅圖畫,必會推動他們前行。

記號之華美

  聖殿,不僅是看得見的建築物,使人感嘆於它的華美,更重要的是,它訴說著上主臨在的事實。因著上主的臨在,人們的生活建立起該有的秩序,是敬拜,是團契,是服事,是互助。返回耶路撒冷的人們,所需要的不單是聖殿,他們需要再次凝聚對上主的信心,看見上主的華美。

  今日,我們得以聚集在禮拜堂內敬拜,所要訴說的,是神蹟的記號,是群體的記號,是故事的記號。哈該的信息,喚醒以色列觀看神蹟的記號,重建聖殿,是我們再次經歷上主的恩典,是我們整個信仰群體被再次呼召的時刻,更是我們繼續寫下上主故事的契機。

  東門教會,是一個記號;巴克禮,是一個記號;伊莉莎白,也是一個記號。每個人被上主呼召而在此成為一個服事的群體時,我們正是在建造,也在學習耕耘、灌溉生命裡的那塊田地。這塊田,或許被遺忘,或許被忽略,但,它依舊在這裡,向整個世界訴說永恆的故事。

  八角塔府城合唱團與我們一同服事的時候,我們也再次看見「八角塔」這個記號,訴說的是北台灣宣教師在淡江中學服事學生的美好腳蹤;訴說的是長老教會以合唱音樂來頌讚上主的美好恩賜。

  當八角塔與東門結合的時候,我們回到了歷史的脈絡裡,看見已故的王明仁牧師,他本身就是淡江中學校友,並且擔任淡江中學男聲合唱團的指揮,成為牧師以後,一生致力於教會音樂事工的推動,為要帶領眾教會齊聲唱出頌讚的新歌。

  我們被上主拼湊起來成為敬拜的群體,建造一個超越性的聖殿,不斷呼喚著身旁的人們加入,不斷呼喚著全地來唱出新歌。哈該說:「你知道嗎?這新建的聖殿要比舊的聖殿更加華美,上主的子民要在這裡過著繁榮安定的生活!」

生命之華美

  有話語,有記號,先知的信息領著我們返抵自己的生命,我們所信,所傳,所唱,所行,能否彰顯生命之華美?我們如何從曾走過的點滴,看見上主的美好,推動自己走在重建聖殿的道路,讓這塊田,再現燦爛與光明?

  著名基督教作家楊腓力在其新書「找恩典的人–楊腓力回憶錄」(Where The Light Fell a Memoir)的中文序言,用了一個精彩的主題「別讓過去成為現在的暴君」。告白自己的寫作為要捕捉每一個生命軌跡的瞬間:在沒有父親的家中成長、與哥哥吵架,忍受乏味的禮拜、住在拖車屋、在學校被霸凌、面對自己的種族歧視……等。當他書寫的時候,彷彿看見新的秩序進入了混亂,再次與上主相遇,恢復生命之華美。楊腓力如此說:「我們固然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許可以阻止過去成為現在的暴君。」尋覓答案的旅程,回到了「恩典」,重建聖殿,重塑生命,就是一趟被恩典捕捉的旅程。

我所撰寫的推薦序裡,寫著如此的文字:

  「尋求信仰的人們,莫不期待各式各樣生命難題得以被上帝奇異的「解決」;做為宣講話語的牧師,莫不盼望聽道者得以被信息所觸摸。然而,楊腓力的文字卻彷彿攝影機的鏡頭,將我們拖向水深之處,瞥見:

  因病痛所苦的弟兄,不但沒有被醫治,反倒被信仰語言傷害得更深……

  因家庭失和衝突不斷的夫妻,為了面子得在教會裝出一副什麼事都沒有的面貌……

  因父母高壓管教而叛逆的青少年,選擇逃離,選擇放逐自我……

  因生活需要而不得不順從宗教體制的牧師,選擇說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只是維持教會運轉著……」

  恢復生命之華美,重建聖殿的旅程,從話語與記號裡,我們體會到自己是「找恩典的人」。先知承受著上主的使命,汲取勇氣去聆聽與陪伴每個破碎的靈魂,當我們再次宣講,再次歌頌,再次敬拜,我們深信,自己腳掌所踏之地,將恢復上主的榮光,勝過舊有的一切,再現華美!

【再現華美】

我的心裡有一塊田,
 是眾人耕耘
  齊心灌溉
   攜手收成
    的美好。

如今,那塊田
 乏人問津
  被捨棄
   被忽略,
    不再能夠
     供給養分。

朋友們,
 你們可還記得
  自己與那塊田的約定?
   你們可還願意
    回到腳掌所踏之地
     建造永恆的居所?

來吧!
 我們要
  再現華美,
   再現繁榮,
    再現生命,
     讓這田
      再燦爛
       再微笑
        再唱出
         新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