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巴克禮聖經學堂.馬可福音十四:1~11

馬可福音聖經信息(三十二)

經文:馬可福音十四:1~11

  日子愈來愈逼近逾越節,敵對者預備要設計一個圈套來捉拿耶穌,把他殺掉,可是又因著擔憂百姓作亂,不敢在過節的日子裡行動。不懷好意的人可不只是祭司長和文士而已,就在耶穌的陣營裡,同樣有個人正在為耶穌的死做預備。十二使徒中的加略人猶大,默默地去找祭司長,問他們說:「如果我把耶穌交給你們,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得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這群敵對者自然喜出望外,答允要給他銀子。就這樣,耶穌的生命成了一筆買賣,轉瞬即逝。

  同樣是預備,卻有一個不知名的女子,準備為耶穌付出些什麼。在伯大尼痲瘋病人西門家裡坐席的時候,她拿著一玉瓶貴重的純哪噠香膏進來,就在周圍的人都還在想她到底要做什麼的時候,那玉瓶已被打破,而香膏則被澆在耶穌的頭上,散發出濃郁的香味。霎時間裡,整間房子被香味鋪滿,沈浸在其中的人們,都有一種愉悅且放鬆的感受。哪噠被用來被塗抹在頭和頭髮上的香膏,同時亦被用來膏抹死者,這位女子的預備一方面述說著耶穌的尊貴,另一方面卻也顯露出耶穌愈來愈逼近死亡的事實。

  忽然間,一陣斥責聲打破了這美好:「何必這樣浪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百多個銀幣賑濟窮人!」哪噠香膏的價格不斐,幾乎等同於一個人在農村工作整年的工資,將這樣的奢侈品倒在耶穌頭上,對很多人來說,根本就是一種「浪費」。賑濟窮人看起來是跟從耶穌的人基本的行動,然而在這段話背後,大家的眼光還是向「錢」看,這些浪費是不必要的。

  打從這女人進入痲瘋病人西門家裡的那一刻,眾人就很難將眼光轉離她的身上,她的出現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本就不尋常,更別說後續的行動了。當眾人的責備聲層層襲來時,耶穌卻說話了:「由她吧!為什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原先大家認為的美,等同於行出道德上正當的事,或者是討人喜歡的事情而已。女人的行動卻完全高過於這兩者的層次,是把自己全然的付出,不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單單在於耶穌基督。

  耶穌告訴眾人:「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但是你們不常有我。 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了我的安葬,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紀念她。」難以衡量的美、善,通過女人的行動彰顯出來,得著了耶穌的稱許,即便她未曾留下任何姓名,但她的行動將被全地所記念,永遠不會忘記。

  兩股勢力在這場景裡交織著,不懷好意,處處想設計耶穌的宗教權勢,通過那內心已然變節,伺機要出賣耶穌的猶大潛藏在西門家裡;而這位不計一切,全然為著耶穌奉獻的女子,述說了縱然在各樣黑暗權勢環繞底下,都無法掩蓋住那真正美善的力量。馬可給予讀者一次選擇的機會,是繼續向著猶大所代表的權勢、財富而活,還是真實的跟隨耶穌,讓自己的生命成為美好,見證福音的大能,被耶穌所稱許。答案顯而易見,端賴人們做出抉擇。

問題討論

  1. 每次運用經費的時候,我們考慮哪些因素?我們很可能落入僅重視自己享受,卻忽略創造價值的重要性,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
  2. 從預備出賣耶穌的猶大身上,你看見了什麼特質?這些特質放在今天,你覺得他會有什麼樣的評價?
  3. 馬可福音十四:1~11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從奉獻中調整眼光,非專注在自己的享受與視野,而是真實創造永恆的價值,使眾人得著祝福。
  2. 願我們細膩覺察自己不斷受到世界的影響,稍一不慎就走入罪的引誘,遠離了基督。如今,我們得以被拯救,全然是上主的恩典。
  3. 為身旁的弟兄姊妹獻上祈禱,願我們共同在基督的愛裡成長與扶持,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推動整個環境有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