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巴克禮聖經學堂.馬可福音十二:13~27

馬可福音聖經信息(二十九)

經文:馬可福音十二:13~27

  耶穌向牢不可破的高牆發出層層挑戰,換來的就是當權者窮極一切想除之而後快,明明不同陣營的人馬,此刻卻為著共同的敵人前仆後繼,恨竟讓這群人得以合作,何等令人感到諷刺啊!先是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來到耶穌那裡設下一個圈套,讓耶穌自己說出會被控訴的話語。他們對耶穌說:「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無論誰你都一視同仁;因為你不看人的面子,而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我們該不該納?」

  徵稅是主權的宣告,羅馬政府向人民徵稅,為要顯示自己的統治權,然而卻有猶太人曾發動抗爭,因為唯有上帝有徵稅的權利,想當然,最後他們是失敗了。此刻徵稅的問題被丟在耶穌面前,不懷好意的敵對者要看看他怎麼解:「到底他否定聖殿稅?還是抗議整個經濟制度背後統治的羅馬人?」另一群挑戰者,則是撒都該人,他們虛設了一個不存在的狀況來考驗耶穌,要耶穌回答,如果摩西律法上有弟娶兄媳的規定,那麼一個有七兄弟的家庭,倘若七個人都與一婦人結婚,沒有留下孩子,在復活的時候,她到底會是誰的妻子呢?

  撒督該人的字典裡沒有「復活」兩字,他們用這種虛構式的問題挑戰耶穌,豈非自打嘴巴?在社會裡享有高位的撒督該人,不會願意接納一個人皆平等的新世界。這兩群人對耶穌的挑戰都是一樣的,他們先站好了立場,而且打從心裡就沒打算要改變,只是一心想讓耶穌掉入陷阱,好能找到機會控訴他而已。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勢與地位,絲毫沒有與人溝通的誠意,只期待耶穌順著他們的邏輯回應。宗教墮落至此,已失去其生命力,僅是領人走向死巷而已。

  迎向法利賽人與希律黨人的提問,耶穌看出他們的虛偽,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試探我?拿一個銀幣來給我看。」耶穌反問他們,銀幣上的像和名號是誰?他們說:「是凱撒的。」那麼,「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耶穌清楚表明猶太人應該要付錢幣給凱撒,然而他卻沒有說應該要納稅,答案得由提問的人自己去找,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屬於上帝的該歸給上帝。上帝的權柄勝過世上一切權勢,人們當捫心自問,自己該如何順服上帝,而非以各種文字遊戲或倚靠世界權勢來稀釋真理的教導。

  面對撒督該人,耶穌很清楚的說:「你們錯了!」人的知與不知存在遙遠的距離,單單依靠自己的經驗、推測、計算與習慣,往往只會幫倒忙而已。復活後的生命,儼然與撒督該人無知的想像不同,當上帝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與其在此爭論一個毫無意識的虛幻想像,耶穌反倒直接向撒督該人發出挑戰,你們這群只想掠奪此刻好處的人,當要承認自己的錯誤,去看見那些被踩在腳底,好像失去盼望的人們,與他們一同仰望那將要來到的新世界。

  很顯然,耶穌沒有被敵對者的問題限制住,他拉大問題的格局,邀請每個人去看見永活上帝的主權。信仰從來就不是簡單的道德抉擇,那是一份投入生命的能量,活出又新又活的盼望。這群自以為擁有權勢的人,殊不知自己早已走向死局,用盡心思捍衛的高牆,在上帝面前顯得不堪一擊,轉瞬就將崩塌。耶穌沒有停下腳步,對抗每道攻擊,訴說真理的話語:「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你們是大錯了!」

問題討論

  1. 愈是握有權力就愈難認錯,我們覺得要承認錯誤最為困難的地方在哪裡?有沒有哪次認錯的經驗令自己印象深刻?
  2. 我們如何認識永活的上帝?經文提到「死人的上帝」與「活人的上帝」,兩者的差別是什麼?
  3. 馬可福音十二:13~27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在學習認錯時經驗基督奇妙的帶領,使我們體會到自己的生命被開闊,道路愈走愈經歷恩典。
  2. 願永活的上帝持續在你我生命中工作,帶我們走出每一個生命的陰霾,經歷光的同在。
  3. 為世界的疫情與戰亂獻上祈禱,願永活的上帝掌權,彰顯他的公義與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