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巴克禮聖經學堂.馬可福音十二:1~12

馬可福音聖經信息(二十八)

經文:馬可福音十二:1~12

  「有人開墾了一個葡萄園,四周圍上籬笆,挖了一個榨酒池蓋了一座守望樓,租給園戶,就出外遠行去了。」忽然間,耶穌開始向質問他的人講起故事,一開始,他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到底耶穌剛剛說了什麼,故事就繼續往下走了:「到了時候,他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要向他們收葡萄園的果子。他們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園主再打發一個僕人到他們那裡,他們打傷他的頭,並且侮辱他。園主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就殺了他。以後又打發好些僕人去,有的被他們打了,有的被他們殺了。」

  耶穌曾說過的各種比喻,有的是箴言,有的是隱喻,有的是類比,然而現在所說的,很顯然是直接朝著宗教領袖而去,哪怕資質在駑鈍的人,都聽得懂耶穌想要說些什麼。葡萄園代表以色列,主人自然是上帝,而這些惡劣的園戶,就是在場這群握有權勢的宗教領袖,他們強占那不該屬於自己的葡萄園,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出手殺害上帝的僕人。「最後,園主還有一位,是他的愛子,最後又打發他去,說:『他們會尊敬我的兒子。』那些園戶卻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我們殺了他,產業就歸我們!』於是,他們拿住他,殺了他,把他扔出葡萄園。」

  這群宗教領袖對耶穌權柄的質疑,再到不斷醞釀想除去他的計謀,都說明了他們全然憑己意做事,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絲毫不願聽從任何的權柄,全然把上帝拋諸腦後。耶穌通過這則比喻點破真相,因著他們的不信,破壞了自己與上帝的關係,連帶把以色列引向錯誤,讓整個信仰群體都陷入混亂。哪怕上帝嘗試給予他們機會,差派自己的僕人來傳講拯救的信息,宗教領袖們都完全不予理會,寧可讓所有的人都陷入罪惡的深淵。

  「葡萄園主會如何面對這群惡園戶呢?他要來除滅那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匠人所丟棄的石頭已做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奇妙。』這經文你們沒有念過嗎?」耶穌向沈淪的宗教體制宣告,一旦上帝葡萄園的耕種者,只為自己而不為上帝行使權利,就會在上帝所定的時刻遭受驅逐,把責任轉給別人。 一路聽到最後,祭司、文士和長老非常清楚知道這比喻是對著他們說的,就想要捉拿他,但是又懼怕眾人,就離開他們走了。

  進入耶路撒冷以來,耶穌不斷挑戰已然腐敗的體制,被佔領的聖殿,需要重新恢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促使每個人恢復彼此的關係。當權者輕視耶穌,視他如眼中釘,就如比喻裡所說那被丟棄的石頭一般,然而耶穌卻說,這石頭將要成為房角的頭塊石頭,成為重建聖殿的根基。人們所看見的聖殿不再是聖殿,那只是一個空有虛殼喪失靈魂的建築物,耶穌的行動,要讓崩壞的價值得以被重建,讓聖殿的主人再次成為每個人生命中的主宰。

  房角石的功能就是讓人得以把基礎建立其上,讓所有的人事物重新串連起來,建造成為一個敬拜上主,分享恩典的系統。作為房角石的耶穌,承擔每個人的各種重擔,無論是來自宗教體制的破壞,或是一路走來在懞懂中前進的門徒,還有慕名而來卻可能有著錯誤期待的群眾,當然了,恐怕最理解耶穌身份的還是那被醫治得釋放的軟弱者。他們組成了一個大群體,彼此的想法、需要都不同,但或許都站立在耶穌房角石基礎上建造新的聖殿,是需要上帝憐憫與恩典的信仰群體。

問題討論

  1. 教會的主人是基督,我們也常在家裡放著「基督是我家之主」,但有時好像主人會被我們趕出他的位置,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2. 基督成為房角石,讓所有人事物得以連結起來,我們如何學習他的樣式,讓周遭的人事物得以因著自己串連,共同成為團契呢?
  3. 馬可福音十二:1~12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每次禱告時,得以再次學習基督是主的功課,學習以他為首,觀看他的作為,再學習去跟隨與行動。
  2. 願我們學習基督成為房角石的樣式,串連身旁的人事物,共同回應上帝的計畫,看見一個又一個夥伴被主的愛所連結。
  3. 為我們的環境祈禱,願大家真實認識自己並非世界的主人,可以任意而為,通過悔改回到上帝的面前,看見新的事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