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巴克禮聖經學堂.馬可福音九:14~29

馬可福音聖經信息(二十)

經文:馬可福音九:14~29

  彼得、雅各、約翰在山上經歷耶穌變貌的奧秘時,他們完全不知道,山下的門徒正遭遇一場信心危機。一位父親帶著自己的兒子來找耶穌,因著耶穌他們不在,就請託門徒幫忙,原來這孩子長期被啞巴的靈附著,無論在哪裡,那靈拿住他,把他摔倒,他就口吐白沫,牙關緊鎖,身體僵硬。門徒接獲此任務,內心自然感到萬分緊張,偏偏耶穌又不在場,只得自己提槍上馬,依樣畫葫蘆照著耶穌曾操作過的趕鬼方式執行。不料這群門徒怎麼禱告、怎麼趕鬼,眼前都沒有什麼反應,看來這場考驗顯露出了門徒的「不能」。

  敵對者自然不會放過羞辱耶穌門徒的大好時刻,開始質疑他們、質疑耶穌的權柄,在這場辯論中,節節敗退的門徒顯得十分狼狽,想掙扎回應些什麼,現實的「不能」卻讓他們陷入困局裡無法逃脫。就在這個時刻,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回來了,看見耶穌的身影,門徒欣喜若狂,連忙跑上去向他請安。耶穌問他們:「你們和他們辯論什麼?」從孩子的父親那得知事情經過以後,不免感嘆:「唉!這不信的世代啊,我和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

  門徒把焦點放在「能」與「不能」,然而耶穌的焦點卻是「信」與「不信」,當門徒認為可以倚仗自己的經驗與能力時,凸顯出他們信的,不過就是自己而已。一路跟隨耶穌這麼久的時間,門徒自然有經驗、有技巧,更有一定程度的知識,致使他們從未察覺是自己的「不信」,導致他們「不能」的結局。耶穌一眼即看出問題的癥結點,其實並不單是那孩子被鬼附著而已,每個人不也都被某種枷鎖束縛,無法彰顯上帝的榮耀嗎?

  孩子被帶到耶穌面前,那靈一見耶穌,就使他重重地抽風,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吐白沫。耶穌問孩子的父親:「他得這病有多久了呢?」父親說:「從小的時候。那靈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治死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父親熱切期待於耶穌的「能」,然而耶穌卻回應:「『你若能』,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耶穌將問題導向「信與不信」的焦點,沒想到這位父親立刻喊著說:「我信;求你幫助我的不信!」

  父親坦承自己的不信,成為耶穌行動的轉折點,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靈說:「你這聾啞的靈,我命令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那靈大喊一聲,使孩子猛烈地抽了一陣風,就出來了。轉瞬間發生的一切,只見孩子躺臥在地上,好像死去了一般,眾人紛紛議論說:「他死了。」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當人們能謙卑承認自己的不信,上帝的工作就從那裡開始展開,使人能從不信走向信,掙脫一切枷鎖,經歷醫治與釋放的恩典。

  別忘了,不信的人不僅只有孩子的父親而已,當耶穌進了屋子以後,門徒私下問他:「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靈呢?」耶穌回應他們:「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邪靈總趕不出來。」禱告是生命的調整與覺醒,經驗與能力並不能促使人克服生命的挑戰,耶穌所謂的禱告,是一種真實的信心,導引每一個跟隨者看見恩典的圖像。即便人們看為軟弱卑微的人,都能成為上帝使用的僕人,彰顯醫治與趕鬼的神蹟,分享來自於上帝的禮物。

問題討論

  1. 人為什麼會怕鬼?你覺得真正可怕的「鬼」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應對?
  2. 禱告對我們而言是什麼意義?(是求心安?或是……?)我們的禱告如何帶來真實的力量?
  3. 馬可福音九:14~29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看見自己如何被世界各種言論、聲音所綑綁,致使心裡失去對基督的信,進而重新定焦基督,尋回信心。
  2. 願我們在禱告中經歷生命的調整與覺醒,看見自己也是上帝所使用的僕人,與人分享基督。
  3. 為整個世界祈禱,當人心失去平安,被許多恐懼與擔憂轄制的時刻,願主基督的光驅趕黑暗,恢復人心裡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