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聖經信息(十五)
經文:馬可福音七:1~23
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它長久以來遵循的一套遊戲規則,那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更是價值觀的顯現,不知不覺中,一磚一瓦累積成一堵高牆,成為牢不可破的結構。耶穌的影響力隨著醫病、趕鬼、培育門徒、群眾經歷豐盛宴席而不斷擴大,從一個人的問題被解決,再到一群人的聚集,最後,無可避免地會對整個結構中心產生威脅,對捍衛傳統價值的人們發出挑戰。那中心的象徵,就是「耶路撒冷」,而那群人,就是法利賽人和文士們,他們「自以為」從中心走向邊緣,看看能否抓住什麼把柄來攻擊耶穌。
是疏忽,或是刻意,門徒在吃飯前沒有洗手的舉動,成為雙方針鋒相對的焦點。法利賽人們強調應當遵守古人的傳統,在吃飯前應當洗手,這當然不是為了衛生習慣,包含各種對食物、時間、作息、宗教生活禮儀界限的要求,都是為了捍衛猶太人獨特的身份。耶穌則回應他們:「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的人所預言的說得好。如經上所記:『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把人的規條當作教義教導人;他們拜我也是枉然。」你們是離棄上帝的誡命,拘守人的傳統。」
耶穌一語道破他們的盲點,你們廢棄了上帝的誡命,為要捍衛自己的傳統。傳統的起源不一定為負面,而是人們在遵循的過程裡,誰能夠解釋律法與規則,誰就握有權力可以控制人們一切生活。在整個階級幾乎不流動的社會裡,這群敵對者的權勢來自於他們掌握民眾的生活規則,並以此向羅馬政權交換利益。此刻一個來自拿撒勒木匠家裡的兒子,竟然在市井小民間得到如此大的迴響,自然令他們不得不採取行動,豈知甫一交鋒,就好像被耶穌將了一軍,指射出他們內心如何被邪惡所控制。
「那從外面進去的不能玷污人,唯有從裡面出來的才玷污人。」如雷灌耳的一番話語,耶穌捍衛與追求的,不是外在權勢的拓展,而是每個人心靈深處內在的價值。簡短幾句話說得容易,卻不是旁人能夠輕易理解,進而能實踐出來的。離開眾人進了屋子以後,最先發出疑惑的,正是那群跟耶穌距離最近的門徒,他們接二連三隨著耶穌有不同的經歷,卻始終在對抗內心裡的駑頓。走過恩典,好似讓他們比別人多懂了一點,遇到艱難,又顯出他們好像什麼都不懂,這也難怪,畢竟此刻佇立在眼前的高牆,是那牢不可破的中心耶路撒冷。
耶穌對他們說:「難道你們不了解,凡從外面進去的不能玷污人嗎?因為不是進入他的心,而是進入他的肚子,又排入廁所。」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玷污人;因為從人心裡發出種種惡念,如淫亂、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毀謗、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玷污人。」敵對者無疑只是把焦點放在外顯的行為,裝得一副道貌岸然,吹毛求疵地質詢他人的小過失,卻對自己真正的罪行漠不關心,甚至還串通同謀來打擊異己。
那在人裡面的力量勝過外在的一切,耶穌捍衛的,是人們內在的能量,是那不能被玷污,不能被左右的價值。處在改革與傳統的張力中,一旦抓錯重點,以為靠著世上的權柄就能板倒中心,最後這些改革依舊會變成荒謬且無意義的傳統。耶穌的任務不是塑造另外一套取代傳統的規則,而是捍衛上帝創造的美善,為人的生命帶來全面性的更新,讓這份從內而外的力量能不斷延續下去。
問題討論
- 為什麼法利賽人與經學教師那麼堅持於律法的規定?倘若沒有這些律法會發生什麼事情?耶穌帶給他們的衝擊又是什麼?
- 在裡面的比外面的來得重要,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仍舊被看得見的事物所影響?如何讓自己內在的力量得以剛強起來?
- 馬可福音七:1~23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 願我們真實明白每個規定背後的意義,不糾結於字句與經驗,而是真的被上主的真理所轉化。
- 願我們內在的力量得以因著與基督連結,一天天剛強起來,勝過外來的挑戰與恐懼。
- 為我們的周遭環境祈禱,使每個人彼此接納,攜手同行,跨越每個可見與不可見的困難,建造更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