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巴克禮聖經學堂.馬可福音四:35~五:20

馬可福音聖經信息(九)

經文:馬可福音四:35~五:20

  耶穌上課的教室不總是在會堂裡,或是在信徒的家裡,更包含在每個旅程中的各種場景,都成為了他教育門徒的第一現場。從每個突發事件中感受、覺察、反思上帝的工作,是信仰能不斷深化與扎根的關鍵,畢竟每天的生活不都是風和日麗、一帆風順,充滿不確定與變動才是人生常態。一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對岸去吧!」門徒離開眾人的時候,耶穌已在船上,他們與他同在一艘船上,也有別的船與他同行。漆黑一片的夜晚,狂風大作,在這顛頗翻騰的小船上,門徒遭遇到生命裡極大的恐懼,原來自己離死亡的距離竟然這麼近!

  在格拉森的地區,一個被污靈附身的人,常常製造許多紛亂,沒有任何人拿他有辦法,即便把他用鐵鍊腳鐐捆鎖,也都無法限制住他。當他遇到耶穌的時候,深知耶穌具有能力可以對付他,便苦苦哀求耶穌別讓他受苦、離開這地方。最後這個名叫「群」的污靈,被趕入一群豬群裡,結果那一大群豬就闖下山崖,投進海裡淹死了。一個人受壓制者得著解放,本該是一件令人開心之事,然而眾人卻因此事對耶穌有所反彈,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地區。

  很顯然的,人們總抗拒生命中的各種變動,若非耶穌要求,門徒絕對不會選擇在夜晚搭船過到對岸,當然就不會遇上這場暴風雨。格拉森民眾反應更是令人感到諷刺,他們非但沒有為那長期被污靈附身的人能夠得釋放開心,竟然要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地區。背後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是,他們擔心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因著耶穌產生變化,這些變動令人感到不安與畏懼,哪怕改變有可能會讓大家往好的方向前進,也不願意做出一點點嘗試。

  被狂風驟雨襲擊的小船,每個人的命危在旦夕,耶穌卻安穩的在船尾睡覺,門徒內心焦急萬分,趕忙叫醒他:「老師!我們快沒命了,你不管嗎?」只見耶穌氣定神閒的斥責那風與海:「住了吧!靜了吧!」風於焉止息,大大平靜下來,耶穌隨即轉身向這群門徒:「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他們仍舊感到十分懼怕,彼此商議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都聽從他。」耶穌平靜的,不僅是外在向他們襲來的風和海,更要平靜每個人的心,每個危難都在向人們的信心發出挑戰,究竟是相信那看得見的能力,還是全然相信耶穌同在帶來的穩妥,這都決定了人們如何迎向未來。

  那個素來被污靈所附身的人,生命因著遇見耶穌產生很大的變化,從此刻開始,他不再被鐵鍊束縛,不再有那麼多的傷痕。然而相對於有形的傷痛,或許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被人們拒絕、被人們忽視他生存價值的眼光。當格拉森的這群人要求耶穌離開此地的時候,好不容易得著釋放的這人,更加清楚知道一件事,他的生活不但不會因著污靈被趕出而過得更好,反倒會因著眾人對他的拒絕更加強烈而承受更大的痛苦。因此他懇求耶穌,希望能和耶穌在一起,隨著他們離開,遠離這群對他不友善的人群。

  這要求不能說不合理,但耶穌卻給了他截然不同的答案:「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友那裡,將主為你所做多麽大的事和他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跟隨耶穌不是要遠離痛苦,而是迎向每一個生命的挑戰,在那裡經歷耶穌的同在如何平靜風浪,並把這份力量傳遞給更多陷在風浪中的人們,活出自己的新風貌,使眾人都得著釋放。那人聽了這話就走了,開始在低加坡里傳揚耶穌為他做了多麼大的事,眾人都對此事感到驚訝,一個人的生命竟能因著耶穌起了這麼大的變化。

問題討論

  1. 我們是否經驗過從平靜安穩到翻雲覆雨的狀態呢?在混亂的當下,我們會用什麼方法來應對?
  2. 今天我們會被什麼事物所綑綁?無論是個人、家庭、社會與國際,有哪些壓迫人的權勢與力量,使我們無法活出上主心意的美善?
  3. 馬可福音四:35~五:20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願我們在平靜安穩的時刻學習感謝,在狂風巨浪的時刻學習倚靠,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心存盼望與信心,勇往直前。
  2. 願我們看透一切壓迫自己的力量與權勢,知道自己的盼望來自於上主,陪伴受苦的人前進,共同活出生命的自由。
  3. 願我們在世界戰亂及疫情變動的當下,體貼每一個失喪者的心,讓每間教會成為黑暗中的光芒,照耀每個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