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6.奉獻起頭的愛

台語/華語:劉炳熹牧師
經文:申命記二六:1~11
聖詩:(台語)25、593、400;(華語)400

前言

  我們記得自己是如何學會奉獻的嗎?或許是洗禮課程時接受教導,或許是從小被長輩教導,從有樣學樣到真的知道奉獻是一份對上帝恩典的回應,可能又是經過一段路程才逐漸體會。對以色列人來說,奉獻是根植於其文化深處的傳統,認真數算所走過的路,覺察上主如何恩待,如何護佑。進一步的,申命記二六章這段經文,讓我們知道奉獻不僅是奉獻,它更是一段重述救恩歷史的行動,是延續信仰價值的回應。

重述起頭的恩典

  走過了漂流,走過了壓迫,以色列所走的路,盡在上主大能大力膀臂的護佑之下。那一天,當他們得以踏在流奶與蜜之地,耕種時所流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成為了養分,臉龐掛的眼淚,道出了感動,也道出了自由。

  「你們佔領了上主,你們的上帝要賜給你們的土地並在那裡定居後,要把最先收成的各種土產放在籃子裡,帶到上主,你們的上帝所選定的敬拜場所。你們要去見值班的祭司,對他說:『現在我來感謝上主,我的上帝;我已經進入他向我們祖先應許要賜給我們的土地。』」這是奉獻的邀請,也是上帝的命令,期盼以色列代代都永遠記得自起頭而來的恩典,不偏離上主的道。

  這是敬拜,也是重述故事的時刻,祭司收下你們所帶去的籃子後,要把它放在上主,你們上帝的祭壇前。接著你們要背誦:

  「我的祖先是流浪的亞蘭人;他帶家眷到埃及寄居。他們去的時候人數稀少,以後逐漸增多,成為強大的民族。埃及人壓迫我們,強迫我們做奴隸,服苦役。我們求告上主,我們祖先的上帝,他看見我們的痛苦、辛勞、受迫害,垂聽了我們的哀求。他以自己的大能大力搶救我們脫離了埃及,又行神蹟奇事,使一連串令人震驚的事發生。他領我們到這裡,把這一片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賜給我們。所以,上主啊,我現在把你所賜的初收土產帶來獻給你。」

  上主帶領以色列,從漂流到成為大族,又從奴役走向自由,腳踏流奶與蜜之地,是從未感受過的平安。故此,把起頭的土產歸回給上主,是對恩典的回應,也是對過往歷史的感謝,更進一步的,上主要求以色列,慶賀之時也是分享之時,邀請利未人和居住在你們中間的外僑一起加入這行列吧!

東門教會起頭的女性故事

  時報文化出版了漫畫家蠢羊所畫的【台灣名人傳記漫畫:巴克禮】,通過生動且溫馨的方式呈現出巴克禮牧師及伊莉莎白夫人為這塊土地付出的故事。宣教師明明與此地沒什麼瓜葛,卻帶著信念,遠渡重洋踏上這塊連聽都沒聽過的台灣,克服語言隔閡,甚至面對政權更迭,飽受肉體與生命威脅,為的就是把內心裡所懷抱那份美好事物與人分享。這是他們的奉獻,也是他們重述自己與上主故事的回應。

  伊莉莎白作為宣教師的夫人,不僅侷限在夫人這個定位,更通過她自身的護理專業,照顧巴克禮牧師,以及所能觸及的每個弱勢者,醫療與宣教的結合,使他們兩人為台南帶來了卓越的貢獻。也因此,我們的教會得以設立在這裡,繼續宣揚福音。

  後來,伊莉莎白不幸因病於上海過世,葬於上海外國人公墓,而巴克禮牧師葬於台南基督教公墓,看似分隔,然他們在上主的恩典裡依舊同行,把豐盛的文化遺產留給了我們。

蘊藏於史料的女性故事

  翻閱教會歷史資料,常會帶給我們新的啟發與洞見。1922年的議事錄裡,清楚看見黃俟命長老(當時還不是牧師)提出,因應本教會女性信徒日益增加,建議增設女執事三名。在一個男性中心的時代,這項提議可說是劃時代的看見,經過選舉後,教會選出第一任的女執事,成為女性參與教會管理決策的起頭。

  繼續往下翻,1925年的小會記錄裡,記載著一位女長老杜雪雲的名字。認真查考,可以知道杜雪雲姑娘是英國宣教師,其父親是一位牧師,有一天父親在講道裡提及:很希望這個教會裡有一個人志願做宣教師時,她回應了這份呼召。1916年受差派來台,先在彰化,後至台南,在長榮女中投入服事,大戰時被日軍俘虜,送入收容所,隨身體愈來愈不好後,1945年在蘇門答臘過世。

  這段歷史記載裡,或讓我們看見,伊莉莎白作為第一棒,陪伴照顧軟弱者,雖先蒙主恩召,卻有一棒接一棒的女性,參與在教會的事奉,寫下每一段新的故事。1926年,教會正式選舉出第一任的女性長老,從女執事到女長老,從宣教師到本地信徒,訴說了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女性參與事奉的起頭。

奉獻起頭的愛

  「人、故事、社群、硬體」交織成為了一個地方文化的根源。從以色列的故事,我們不斷看見上帝一路引領,走向全新的展開,奉獻起頭的愛,是重要的紀念,讓以色列回到根源,宛若樹根愈紮愈深,更加成長茁壯。

  今日回到我們教會女性的故事,看見上主早在百年前就將超越性的異象放在此地。女性不是依附在男性之下,可以自由且勇敢回應上主放在她們生命的呼召,在醫療、教育、服務、宣教共榮,把每個人生命中的恩賜與眾人分享。

  奉獻與呼召,我們需要「問自己的心」,自己最深切期盼的美好為何?自己一路走來與上帝的故事為何?每次重述的時候,也許只是那一瞬間,那靈機一閃的訊號,會再次向我們說話,走過漂流,跨越壓迫,看見上主領我們學會飛翔,學會去愛,學會去慶賀、去感恩、去分享、去紀念!

  誠願「不同性別、種族、身份、地位、身心狀況、成長背景」的人們,通過教會中每一個你我奉獻起頭的愛,得以在這塊土地創造共生,訴說上主的美好。

【奉獻起頭的愛】

起頭的時,
 你已揀選我,
  走過漂流,
   跨越壓迫,
    大能大力
     的膀臂,
      是你的愛。

又見起頭的時,
 腳掌所踏,
  汗水一滴滴,
   淚水一行行,
    奶與蜜之地,
     出產了
      起頭的果實。

奉獻起頭的愛,
 是慶賀
  是感恩
   是分享
    是紀念。

種族、
 性別、
  身份、
   背景,
    不分彼此,
     誠心所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