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巴克禮聖經學堂.馬可福音二:1~17

馬可福音聖經信息(三)

經文:馬可福音二:1~17

  再次進入迦百農,耶穌的名聲已是愈來愈廣為人們周知,一聽說他在某屋子裡傳道,人們紛紛從各處聚集過來,把整個房子擠得水泄不通,連門前都沒有空地。當地有一個癱子,他平日的生活範圍僅能侷限在自己躺臥的褥子,弱勢者要在社會中覓得生存之地,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這天當整個村莊都彷彿在震動,人們急急忙忙往某方向集中過去時,癱子還沒有辦法搞清楚究竟發生什麼事,反正向來周遭的新聞都與他無關,多數人也絲毫不關心他的死活,唯一彌足珍貴的是,還有幾個朋友願意幫忙他,供給他一切需要。

  忽然間一個朋友跑來通報,人們聚集要去聽耶穌講道,這位耶穌先前在村子裡替被污靈附身的人趕鬼,又在各地行出醫治的大能,他們幾位朋友討論著,是否要把癱子帶到耶穌面前試試看呢?癱子一聽自然搖搖頭,他早就不對自己能夠得著痊癒抱任何一絲希望,更別說現場肯定擠滿了人,沒有人會願意讓路給我們過去的,沒有人會關心癱子的。縱然他這麼想,幾個朋友早已私下達成共識,無論如何都要試試看,畢竟如果疾病真得著醫治,這豈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嗎?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們就硬是把癱子抬到耶穌傳道的現場。

  果真如癱子心裡所想,人潮滿到沒有一絲空隙,更沒有人理會後面有誰比自己還需要,因為人們眼裡關注的,只有自己。朋友們逐一向前詢問,可否讓一條路給他們,得到都是冰冷的回應,更有嘲諷的聲音,要他們別白費力氣了。怎麼辦,真要打退堂鼓嗎?難道這個社會真不由得弱勢者有一點點生存下去的空間嗎?耶穌這位帶有能力的老師,就真的與我們的癱子好朋友沒有任何交集了嗎?站立在門外,他們不想放棄,卻好像怎麼樣都想不到新的辦法,只能四處觀察,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出現。

  一個突發奇想的點子出現在褥子團契裡,他們決定把癱子抬上屋頂,從屋頂開個洞後把他縋下去。正當講道的現場,從頭頂上掉落些塵土,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耶穌肯定這幾個人的信心,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這話引來文士們的不滿,議論耶穌僭越了職分,做出竟然只有上帝才可以做的赦罪宣告。癱子不僅為身體的病痛所苦,更承受著長期以來各樣纏繞於生命裡的罪,此刻在耶穌基督的面前,一切皆已得著解除。面對文士的質疑,耶穌反問赦罪與癱子拿褥子起來行走,哪一項比較容易呢?

  赦罪的宣告僅能來自於上帝,那麼赦罪就是件難事,但以驗證的角度來看,赦罪相對容易;另一方面,醫治未必是前所未聞的事件,因此看來拿褥子行走簡單得多,若要用實際果效印證,那醫治也不容易。無論如何,對耶穌來說兩者皆不難,可是對忽略弱勢者,頑劣的人心來說,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可能。耶穌看見這群朋友們的信心,看見癱子生命的需要,願意陪伴他們往前走,讓這團契的能量繼續向外擴散,眾人都大感驚奇,歸榮耀給上帝,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接續耶穌繼續往前走,看見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在稅關坐著,就對他說:「來跟從我!」當他們在利未家裡坐席的時候,裡面滿是稅吏與罪人,文士繼續批評這樣的行為:「他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吃飯嗎?」耶穌回應這些質疑:「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耶穌的眼光,始終聚焦社會底層的弱勢者,與為人所嫌惡的罪人,每一個醫治行動,讓軟弱的人們得著向下走的勇氣,經歷生命的轉變。

問題討論

  1. 什麼原因推著癱子的朋友們做出創意性的行動,把他帶到耶穌的面前?耶穌對癱子說:「你的罪蒙赦免了。」到底他的罪是什麼?
  2. 為什麼耶穌把眼光放在社會底層的弱勢者與為人嫌惡的罪人?倘若他只把焦點放在有錢有權的人身上,會發生什麼事?
  3. 馬可福音二:1~17的經文中,最觸動你心的經文在哪裡?為什麼?

祈禱

  1. 為我們的團契生活祈禱,習於以組織理解團契運作,忘記團契重要的是我們連結在一起,以致於我們失去創造力,也失去對他人的關懷。
  2. 為我們的眼光祈禱,願每間教會看見的是人背後需要被理解,被醫治的罪,好叫我們所建造的團契,能為眾人帶來祝福。
  3. 為整個台灣社會與世界的公義與平安祈禱,為受疫情影響、受戰亂衝擊的地方祈禱,讓我們在受苦之處看見上主的新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