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華語:劉炳熹牧師
經文:耶利米書十七:5~10
聖詩:(台語)181、216、390;(華語)399
前言
WHO世界精神健康日的活動影片「我有一隻黑狗,它的名字叫憂鬱」,這是來自英國首相邱吉爾對疾病的形容:「心中的憂鬱就像隻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我們看見愈來愈多的人們,外表看來雖然沒什麼問題,但心裡卻生病了,無論耗盡多少力氣想擺脫,卻徒勞無功,只見那隻黑狗愈來愈大,而自己愈來愈小……。
徒勞無功的改革
個人會被黑狗所咬住,整個社會也會被這隻黑狗所纏。耶利米出生的年代是瑪拿西王統治的最後十年,瑪拿西可列為最糟的君王之一,為人敗壞,施政腐敗,是一個充滿罪惡的黑暗時期,不幸的是,他還在位了五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使他們的信仰幾乎要被遺忘,後來瑪拿西死後,他的兒子亞們繼位,可是情況依舊沒有改善,人民的怒氣到達頂峰,亞們被殺,八歲的兒子約西亞繼承王位。
父親和祖先所留下來的「遺產」,宛若那隻大黑狗咬著約西亞王不放,他想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恢復耶路撒冷的榮景?總得有個開始,才有辦法看見未來吧!於是,他決定從信仰方面著手潔淨聖殿,就在修復的過程,祭司希勒家發現一卷古書,在王面前讀了出來。那卷書是「申命記」,可想而知當話語被讀出來的時候,約西亞的內心有多少衝擊,很快的,他下令推動改革,重新宣告律法的內容。
耶利米,領受上主所託付的使命,他一方面觀察整個改革如何推展,另一方面則宣講信息支持改革。然而,很快的耶利米發現,雖然看似改革完成了,但那只是外在,人心絲毫沒有任何的改變。人們蜂擁至聖殿高喊著:「這是上主的殿!」乍看之下充滿熱切與期盼,但就只是一種口號,為討好王而做出的回應。
表面上好像回轉向上主,境內每一顆綠樹下,每一座小山和原野的大山上,都有為女神亞舍拉建造的祭壇和神柱。背地裡,人們依舊膜拜這些祭壇和神柱,在全國各地犯罪。後來,隨約西亞王戰死,改革終究徒勞無功,一切回歸原點,甚至愈來愈糟糕!要擺脫黑狗,使一切往好的方向前進,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靠自己的力量想改變,往往徒勞無功
我們的內心,或多或少也被某隻黑狗所襲擾,一不注意,就陷入了低潮,陷入了狀況很糟的局面。校園事工的夥伴捎來訊息,一年內光是要處理年輕人自殺的案件,就幾乎讓大家疲於奔命,輔導年輕人過程,也聽見他們說,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會冒出壓力很大,想結束一切的念頭……。
一個生意很成功的老闆,自己的小孩考上很好的學校,卻常常說壓力很大,隨著這位父親說出:「你壓力有什麼好大的啊?我承擔公司的營運,給整個家庭還不錯的物質生活,壓力才真的大好嗎?」結果就是,小孩再也不願意與他對話了……。
我們常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要看開一點,要往好處想,但當生命走到艱難與痛苦的時刻,又豈是正向思考這麼簡單?我們每個人,不也有那種想要立即擺脫的想法嗎?不也有想要逃離的念頭?靠自己的力量想改變,無論是所謂的看開一點,正向一點,或是沈醉於情緒抒發的場所,無意義許願式的祈禱,到最後皆是徒勞無功。那隻黑狗,就是愈來愈大,而且,我們被咬得愈來愈痛苦。
察驗人心肺腑的上主
「人心比什麼都詭詐,比什麼都腐敗;誰能測透呢?我–上主探索人心,察驗人的肺腑;我照各人的作為報應他。」上主的話如此說,將咒詛與祝福排列在人的面前,等候著每個人做出回應。
若能,誰又願意被那隻黑狗所纏,誰又願意看整個國家都被黑狗咬住不放,眼睜睜看著向下沈淪?上主的話語點破了虛假,那些外表的改革是徒勞無功,人們必須回到上主的道路。他這麼說:「信賴世人,倚靠必死之人的力量,叛離了我–上主的人,這種人該受咒詛。他像沙漠中的灌木:長在乾旱的曠野,長在荒蕪的鹽地;他不可能有幸福。 專心信靠我–上主的,這種人多麽有福!他像栽種在溪旁的樹:樹根伸入水中,不怕旱災熱浪,樹葉常青,不斷結出果子。」
這是來自上主,對失落那麼久的人民所發出的訓誨。這段意象,與詩篇所描繪出的圖像相似,究竟人是要靠著外在來改變,還是重新回到扎根、生長、建造,將會決定未來的路是福是禍。不過,上主清楚道出,人心遠比一切都還要詭詐,無藥可醫,也就是說,要靠人自己的意志與決定去改變,趨近於緣木求魚。真正的好消息是,他明白人的心,且從肺腑就察驗一切,是他在引路,是他在引眾人走向真福。通過耶利米的信息,上主鼓舞著人們,堅持不懈的走在通往祝福的道路吧!
無藥可醫的人心
看著現代台語譯本翻譯「人的心比什麼攏較詭詐,無藥通醫,什麼人識會透?」不禁笑了,笑看我們到底都在做些什麼,期待轉瞬就要改變一切,擺脫黑狗,把困境扭轉過來呢?知道很多事情「無藥可醫」,會不會是更大的祝福?我們通過事工,通過做很多,通過想要做些什麼改變,希望去醫讓自己覺得很煩的問題,把眼前的難題「解決」,卻沒有意識到,所有問題的癥結點,都在自己的「心」,而且,「無藥可醫」!不過,這個「無藥可醫」跟無知的差別,來自於我們知道,有一位主從我們的肺腑就察驗一切,他一直在引路,一直在幫助我們,使我們的生命如樹根深入水中。
作為牧師,不斷會被大家問,該怎麼解決這隻讓我覺得很煩的「黑狗」?或許真實迎向「無藥可醫」的事實,就是回到單純的答案:禱告!倘若這隻黑狗無法被消滅,那就是,當成我們在養它吧!學著去行動,去觀察它的存在,如養寵物般去跟它互動,漸漸的,我們會發現到,當自己不再被它宰制,而是被上主所引導的時候,它將不再阻礙我們,反倒成為我們的資產,建立夥伴,攜手邁向真福。
【無藥可醫的人心】
心,
深似海,
摸不著,
猜不透,
無藥可醫。
人,
昧於現實,
倚靠力量,
叛離根源,
走向咒詛。
樹,
栽於溪水,
抵擋炎熱,
勝過乾旱,
常保青綠。
無藥可醫的人心,
惟他可知,
惟他引路,
惟他報應,
從肺腑
引向醫治
引向真福。
《聖詩》 216首加第2,4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