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因你同在,我能說

台語/華語:劉炳熹牧師
經文:耶利米書一:4-10
聖詩:(台語)305、444、386;(華語)400

前言

  巴斯卡說:「假如你害怕,那就不要怕;但如果你不怕,卻要畏懼。」每個時代,終有我們所要承接的考驗,存有一顆敬畏的心,方能讓我們在變動之際,清醒且謹慎的向前。

領受呼召的耶利米

  上主在每個時代選召他的工人,為要成就他自己的計畫。亞述帝國原是一大強權,就在它突然崩解的時刻,先前被它征服的諸國享受了一段短暫的自由,那正是約西亞做猶大王的時期,他把握機會取得國家獨立,推動宗教改革。看似一切都朝美好的方向前進,約西亞王卻在與埃及王作戰時戰死,接續的王無法延續前朝打下的基礎,國內陷入政治與道德崩壞的危機,最終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人們被流放至巴比倫。

  「威脅生命的不是死亡、痛苦,也不是我們千方百計以社會和個人力量防範的災禍。可怕的威脅是『在肉體未死去以前,我們的心早已死去。真正的恐怖存在於這種過早死亡中,心靈已死,身體卻仍存活於世。』」【上帝未死】這是耶利米要投入服事的現實,上主突如其來的邀請,要他宣講真道,喚醒人們活出善良與正直。然而,要阻擋一台加速朝崩壞前進的大火車,豈是那般容易?

  回到上主呼召耶利米的那一刻,上主對他說:「在我賜生命給你以前,我已經選召了你;你還沒有出生,我就指定你作萬國的先知。」先知,為要使人認識上主,明白上主的話語及其作為,將人們從自我滿足的懞懂中喚醒,使人們意識到自己過著何等麻痺的生活。先知亦向人們發怒,拒絕藉口,扯掉偽裝,讓每個人看清自己的本相。先知也讓每個人和每件事顯得有意義,因為上主統管萬有,我們無法再過著散漫與自私的生活。

  當然,先知的路勢必不好走,會為人所排斥與厭惡,他必須知道,自己唯一能倚靠的,只有上主。耶利米是知道的,他回答:「至高的上主啊,我太年輕;我沒有口才。」

領受呼召的我們

  很熟悉的場景,不是嗎?面對呼召,耶利米與我們的反應差不了太遠,藉口,為要讓自己過得舒服點:太年輕、太幼稚、太老、太忙、太憨慢、太沒恩賜……等。只要我們優先考慮自己的需要,就不愁找不到藉口來回應上主;只要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就永遠走不出眼前的困境,反倒會把路愈走愈窄,還一直抱怨為什麼上主不來拯救;只要我們忽略進一步認識上主的機會,就會滿足於行禮如儀的宗教事務,外表看似敬虔,實則離祂愈來愈遙遠。

  上主對耶利米說「我選召你」的時候,其意義是「我認識你」,述說上主與他所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總以為「呼召」這詞離自己很遙遠,卻從未想到,當我們被上主所「認識」的那一刻,我們就是被「呼召」了。我們被上主所揀選成為他的兒女,就如接獲一張邀請函,竭力在這世界活出善良與正直,並喚起身旁沈睡的人們醒過來,改變整個環境。

  跟隨上主,就是條冒險之旅,充滿危險與考驗。整個世界加速前進,病毒、科技、戰爭、衝突,教會仿若被一股力量催促著不得不趕上,卻漸漸模糊了自己的身份與焦點。上主選召我們,上主認識我們,不啻是最大的福音,我們不用急著做些什麼,相反的,弄清楚自己是誰,觀看他的作為再出發就行了。

上主的同在使耶利米向前

  耶利米的藉口,絲毫不是上主在意的事情,上主對他說:「你不要自以為年輕,儘管到我差派你去的人當中,向他們宣布我命令你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保護你。我-上主這樣宣布了。」誠實面對自己,就必然會意識到自己始終能力不足,當然,多數時候人們不是那麼誠實,總是選擇矇騙自己,虛張聲勢來顯露出自己很有能力。耶利米的「誠實」,反倒讓他更加靠近上主,又或者,上主「選召」的那一刻,早就知道他會有什麼回應,在那內在衝突之處,上主的同在帶來力量與盼望。

  上主伸手摸耶利米的嘴唇,對他說:「你看,我把你該說的話放在你口中。我今天授權給你;你要向萬國萬民作根除、拆毀、破壞、推翻、建立和栽培的工作。」不是感覺決定先知投入事奉的程度,也不是經驗使先知能夠勝任這些工作,而是因上主的同在與授權,先知被擺放在他適當的位置,宣講並活出信息,成為整個國家在動亂之際得以倚靠的錨。

  耶利米的名字意味「上主升高」或「上主躑出」,一個連結上主與其作為的名字,在那個看起來危險的時代,宣告上主依舊掌權,上主依舊行動。

因上主同在,我們得以向前

  小說【魔戒】的一段對話,主角弗羅多說:「我又不是為了冒險才被造的!」「我若沒有看見那戒指該多好!為什麼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偏偏選上我?」智者甘道夫:「這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不過你可以確定,別人沒有碰到,並不表示他們有什麼長處。總之,也不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或智慧。既然你被選上了,就必須用上你所有的力量與心智。」

  每個人,都在跟隨上主的旅程挖掘一份特別的召命,有時旁人看為愚拙,認為不過是在做白日夢,但,唯有真正起身而行的人,才得以覺察那份上主同在的奧秘。一群年輕人過去借用教會場地舉辦行動者培力營,我與兩位籌辦者有了一些對話。「為什麼想辦這營隊?」「因為在現行制度的遊戲規則下,只有某些表現傑出的人才能得到被栽培的機會,所以我們想靠自己的力量,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陪伴更年輕的夥伴認識台灣,認識我們環境所發生的事情,進而喚醒更多人投入與關注。」「遇到些什麼困難?」「疫情的影響,場地的變數,原本一起的夥伴脫隊…….等,可是又覺得,如果不走下去,那自己過去一年不就白費了嗎?」

  年輕人的熱情總帶來一份感動,於是我接續的說:「重點不在於你們成就了多少,而是這段走過的路,就是生命最大的資產。請記得,在沒錢沒資源的狀況下,那份『栽下去』的決心,才是整個行動最重要的核心。有一天,若你們得了資源,在不同的位置上,不要忘了這一刻運動者的熱情,不要覺得都是別人『應該』要做什麼,永遠保持一份理想性,兩三個人的力量,就能改變世界!」

  對今日的教會而言,福音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耐心去完成上主的託付,唯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被上主偉大的意志所引領,漸而捨棄自我的小意志,參與並回應其中,我們才真的行走在上主的計畫與創造。

【因你同在,我能說】

突如其來
 一張邀請函,
  要我喚醒人們,
   重新活出善良
    行出正直。

太年輕,
 太幼稚,
  太缺乏,
   太沒口才,
    太沒說服力,
     在你眼中,
      不值一提。

若有害怕,
 毋須懼怕,
  若無所懼,
   反須戒慎。

因你同在,我能說,
 說出事物本相,
  說出心靈空虛,
   說出己身召命,
    說出萬國異象,
     說出
      你是永在的主。

根除與拆毀,
 破壞與推翻,
  建立與栽培,
   今天,
    值得紀念
     訴說
      你與我
       第一天。

《聖詩》444(第4節)
感謝上主今日呼召, 無嫌卑微、弱小(siau2),
叫我免驚,謹慎講出 事物本相、萬國異象,
推倒、折毀、建立,活出正直、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