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7.誠心所獻,成為美好

台語/華語:劉炳熹牧師
經文:馬可福音十二:38~44
聖詩:270、374、399

前言

  奉獻是基督徒一生學習的功課,也可以說是最困難學習的功課,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該奉獻多少才足夠。另一方面,奉獻挑戰人最敏感的神經,因為我們總認為可以掌握自己的金錢、才能、時間,絲毫沒有意識到,為自己留地步的時候,早已就逐漸遠離上帝而不自知了。

外在宗教行為的爭競阻礙了人認識上帝

  經學教師與耶穌辯論哪一條是最重要的誡命時,耶穌回答了:「第一是:『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的上帝是唯一的主。你要全心、全情、全意、全力愛主你的上帝。』第二是:『你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聽了這回應,經學教師坦承,這比在祭壇上獻祭給上帝重要多了。

  群眾對耶穌的教導趨之若鶩,因為在生活現場,大家早就被經學教師塑造出來的外在行為所束縛,眼光只關注那些外在、看得見的表現,忽略內在的更新與獻上。耶穌說:「要提防經學教師,他們喜歡穿長袍招搖過市,喜歡人家在公共場所向他們致詞問安,又喜歡會堂裡的特別座位和宴會上的首座。他們吞沒了寡婦的家產,然後表演長篇的禱告,他們一定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經學教師所追逐的,是被人所尊崇,享受人們的奉承,所以他們通過外在宗教行為的表現相互爭競,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誰。追逐名聲與地位,早讓他們忘了自己是誰,忘記自己的名字,「上帝」成了謀利的工具,不是他們的主。更嚴重的是,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所享受的光環,是建立在踩著邊緣人向上爬的壓迫行動;長篇與華麗修辭的禱告,成了他們掩飾內在,持續壓迫他人的手段。

  耶穌說完這些,轉向聖殿庫房的對面,看著大家怎樣投錢在奉獻箱。一下子,出現了穿著華麗、趾高氣昂的人們,彷彿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多有錢一樣,來到奉獻箱前面,拿出自己預備好的「奉獻」,開始把這些錢投入箱子。此起彼落的撞擊聲,延續了好一會兒,下一個來的人,依舊如此,原來,殘留聲的長短,成為了有錢人的競技場。奉獻不再是奉獻,反倒成了炫富的現場,平凡的小人物,受制於經學教師的教導,又不得不照常履行宗教義務,但愈遵行愈自卑,深覺離上帝愈來愈遙遠。

我們也常被外在行為誤導,阻礙自己尋求上帝的道路

  聖經故事的實況,揭開我們不敢說的心思意念,人要真能不受到外在行為所影響,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我們又有誰不希望自己被看重,被他人所關注呢?即便我們認真投入服事上帝,委身與奉獻支持於各樣宣教工作,不可否認的是,還是有那麼一部分的慾望是想被他人看見,得到他人肯定。並非說每個要奉獻與服事的人都得清心寡慾,而是我們愈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就愈會感覺到,能夠服事與奉獻,全然是來自於上帝的恩典。

  認真投入有問題,那乾脆不要服事與奉獻就好了嗎?當然不是,人最大的問題,在於過度看重「自己」的需要,不願投入的心態,凸顯出人多麽以自我為中心。人太過愛自己,反倒輕忽了鄰舍,神學家巴特講得精彩:「人們太過愛自己了,上帝絕對不會去搧這把火,它已經夠亮了!」與上帝的關係是如此,與鄰舍的關係是如此,年輕朋友與另一半相處的關係更是如此,衝突與爭競皆由此而出,外在行為只是誤導的表象,只不過我們始終忽視它的存在,當然,這「忽視」,也是我們過度愛自己的表現不是嗎?

寡婦誠心所獻,成就美好

  默默地,一個穿著破舊的寡婦走入畫面的中心,在那競爭的現場,她的身影顯得多麼突兀。人們在心裡議論紛紛:「她怎麼會在這?」「穿著這麼舊,又沒什麼錢,她獻的上帝會悅納嗎?」這些聲音早就存在於她的生命一輩子了,被看輕、被忽略,絲毫無法阻止她的行動,或許,一個真的什麼都沒有的人,更清楚知道,抓緊上帝就等於擁有全世界的真理。

  「噗通」兩聲,沒有人聽不出來,寡婦只投入了兩個小銅板,人們隱隱發笑,就這樣還敢拿出來奉獻嗎?耶穌卻把他的門徒都叫了過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所投進奉獻箱的比其他人都多。別人是從他們的財富中捐出有餘的;可是她已經很窮,卻把自己全部的生活費用都獻上了了。」

  不是多與少,而是寡婦誠心獻上所有,成就了美好。這份美,劃破人們內心的黑暗,戳破人們在競爭遊戲搶破頭的慾望。勝過黑暗,不是靠著更多的束縛與要求,而是通過奉獻自己成為美好,基督的生命,顯露了此信息,更呼召每一個跟隨他的人起來,全然獻上自己。

我們已被呼召來獻上所有,成為美好

  一位鄰居提及住在教會旁五六十年了,對巴克禮牧師的故事卻仍舊很陌生,這訊息確實帶來很大的反省,宣教師全然獻上自己的故事,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還有多少被留存下來,又還有多少被傳述呢?

  我們對巴克禮牧師獻身文的故事不陌生,1865年11月21日,巴克禮牧師十六歲時寫下自己與上帝的立約,爾後每一年的生日皆在其上簽名,與伊莉莎白師母結婚後則兩人一同簽名。奉獻的心志與行動令人感念,然而我們似乎很少認真去閱讀「內容」:

  「永遠值得讚美的神啊!我謙虛順服,獻身於祢。我罪惡深重,本不配站在天上主宰、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面前;尤其在此立約之時,更覺得羞愧,但我信有祢的恩典與計劃。在祢聖子的身上顯明祢的恩典,使我心服接受。我知我有罪,如稅吏搥胸痛哭,求憐憫與赦免。我到祢面前是藉聖子的名,是依靠祂的義,求祢紀念聖子,憐憫我這不義的人。請不要記著我的罪,求接納我這背逆者。我確信一切權柄都屬於祢。

  今天我以最嚴肅的態度,誓約順服。我廢棄一切管轄我的。我要把我及我的所有,不論心思意念、四肢百體、財物、時間或一切力量,都奉獻給祢。為使我成為有用器皿,俾能引導眾人歸向祢,榮耀祢的名,我決意終身順服祢。我以熱心、謙卑的決意,希望永遠屬於祢,而且時常能察知祢要的指示,以熱情及歡愉之心,來實現奉獻意志。

  我將本身交託於祢,隨祢的旨意,從祢無限的智慧安排,俾能使我成為榮耀祢的用途。無論何時,我都聽命於祢,以無條件的順服祢。不是照我意思,只要成全祢旨意。我樂意,忠誠的順服接受你管轄。

  主啊!求祢用我做為你器皿。加我在祢揀選的百姓中,使我得以在聖子寶血裡洗淨罪,使我穿祂的義,在聖靈裡得以成聖。求祢改變我,使我能像祂一樣,得到清潔、喜樂、安慰及所需之力量,更使我生命在父神的榮光及能力之下生活。

  嚴肅的死期一到,地面上一切希望與快樂都會消失,但願我記得把所立的約排在祢面前,而我的得救與盼望是確實的。主啊:求祢記住,天父啊!求祢可憐祢將死去的兒女,把我們抱在祢永遠的手中,以能力與信心放在將離的靈魂,接納我的靈魂,到那睡在主裡的人的地方,以平安快樂等候祢對百姓應允的成就,在祢面前,同享榮光與喜悅。

  在我離世之後,凡是活著的朋友,發現這與祢所立的約時,也能把這約當作自己的約,願祢的恩典,允許他有份於藉我們的大中保,與祢立約的福份。

  願讚美,榮耀永歸於聖父、聖子與聖靈。阿們!」

  總會宣教研討會談到最末,神學院郭榮敏老師提出重要的反省,今日教會真正的問題不在宣教策略的擬定,不在大家傳不傳福音,願不願意服事,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人沒有悔改的心。悔改與順服,帶來聖靈的更新,帶來真實的奉獻,也讓人的生命成為美好。

【誠心所獻,成為美好】

聽哪!
 撞擊木箱的聲響,
  有錢人的競技場,
   殘留聲是長是短,
    道出你我的距離。

看哪!
 長袍垂落,
  此起彼落的問安,
   又是另一番較勁,
    禱告,成了表演,而非傾吐心意,
     奉獻,成了炫富,而非誠心所獻。

緩緩地,默默地,
 噗通兩聲,
  人們訕笑,
   你看,她還敢來呢!

不在規則的窮寡婦,
 戳破紙片般的驕傲。

誠心所獻,成為美好,
 微弱的聲響,
  卻重的令人無法承受,
   聽哪!看哪!
    想吧!說吧!
     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