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華語:劉炳熹牧師
聖經:馬可福音十:35-52
聖詩:162、505、400
前言
造訪美國的時候,與一位醫師朋友出門,車上他接到病人來電預約,很直接地詢問:「How can I help you?」那句話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認真想想,在台灣接到他人訊息時,我們好像很少問人家:「我可以如何幫助你?」當然這是語言的細微差異,但背後卻呈現出考慮自身為先的價值。先衡量自己的能力再去幫助人,乍看沒有什麼錯,但這恐怕不會是耶穌所說「服事」的意義。
看見的人們無法認識耶穌的使命
就在耶穌預言自己第三次受難後,在路上,雅各和約翰跑到他的面前:「老師,我們有一個請求,希望你能答應。」耶穌問:「要我為你做什麼?」兩個門徒說出自己心裡的願望,就是當耶穌得榮耀的時刻,一個能坐在他右邊,一個坐在左邊。很顯然,他們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卻看不見耶穌真正重要的使命為何?更甚的,兩人的行動引發其他門徒的不滿,更加顯露出,這群「看見」許多事的門徒,最終依舊什麼都「看不見」。
一路去到了耶利哥,當他們準備離去的時候,盲人巴底買坐在路旁討飯,聽說是拿撒勒的耶穌來了,就喊說:「大衛之子耶穌,可憐我吧!」對那些看得見的人來說,盲人的生死自然不是他們所在意的,只是一直責備他,要他安靜!沒想到,他愈喊愈大聲,到耶穌把他喚到跟前,問他:「要我為你做什麼?」相同的問題,看見看不見,看不見看的,門徒所要的,是他們所專注的「榮耀」,但巴底買所要的,卻是他一輩子的期待,我要能「看見」!
在今天,看得見的我們也無法認識耶穌的使命
這群看得見的人在爭些什麼?與其說他們爭奪高位,倒不如說是一種掌控權,想掌控他人,也想掌控自己生命的主導權。台灣社會對於領導者往往有種弔詭的現象,有些人很想做,有些人則避之唯恐不及,或成為領導者後迫不及待想甩掉,但甩掉後又私下議論紛紛,成為檯面下的意見領袖,影響整個團體氛圍。不負責任的文化,滲透在每個環節,背後呈現出來的,都是每個人只想自己做主,沒有一絲尊重,更把邊緣人剔除在外。
教會群體並沒有跳脫此文化,我們看似在服事,實則是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想像來服事,到頭來只想被服事,而不願真實的去服事人。看見的人看不見,看不見的人反倒看見,當局者迷的現況,跳脫這框架確實是一份恩典。就如一個青年的自我陳述:「我覺得自己想像的上帝,好像自己父親對孩子嚴厲和處罰的那一面,有很多規則,我不斷說服自己那是為我好、讓自己可以學習多一點,結果反倒陷入害怕、不安穩的狀態,因為我總是感覺要努力『做好』,才會是祂的兒女。」這種「做好」的期待,延伸到追逐高位、成就,想讓他人看見自己,不知不覺通過打壓他者,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衝突的源頭,就在於看得見的我們,無法認識耶穌的使命不是嗎?
耶穌陪伴與服事每一個跟隨他的人
門徒們的「看見」,造成了彼此間的張力,耶穌是看在眼裡的,進一步的告訴他們:「你們以為要坐高位,坐在我的左邊與右邊,但那位置卻不是我能決定的,上帝為誰預備,就賜給誰。以世上的規則來看,每個人都想成為統治者,因為他擁有權力支配人民。但是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作大眾的奴僕。因為人子來不是來受人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且為了救贖眾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耶穌的言語,很清楚說出自己的使命,是要陪伴與服事每一個人,包含你們在內,但門徒們究竟是否能真的理解,則需要時間不斷沈澱與累積了。
「看不見」的巴底買,反倒是清楚的,一輩子他被人所忽略,位處社會的邊緣,沒有能力為他人做些什麼,更別說競逐什麼大位了。就在耶穌問他:「要我為你做什麼?」的那一刻,巴底買的生命彷彿擁有了新的契機,於是,他抓住了這時機,說出:「老師,我要能看見!」耶穌立時回應了他的請求:「去吧,你的信心治好你了。」他,看見了,不僅是心裡的眼腈看見,肉體的眼睛也恢復了視力。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沒有成就什麼,就在耶穌的服事中,他領受了恩典。因此,在那路上,他立刻起來,跟隨耶穌,踏上服事的道路。
我們已被耶穌所陪伴與服事
我們,「看得見」許多事,或者說,以為自己「看得見」,卻很少用心去看見,自己是如何被耶穌所陪伴與服事。我們以為自己能掌控,能選擇,卻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想法不過只是期待被服事,從來沒有真正的去服事人。因為,上帝揀選我們,呼召我們的服事,是人所無法選擇要或不要,就在那特別的「時機」(Kairos),就如巴底買,只有回應與跟隨而已。
對東門教會的弟兄姊妹來說,我們或對巴克禮在1895年10月20日受台南居民委託,向日軍交涉和平入城的故事不陌生,但每次聽到宣教師的感人事蹟,究竟除了拍手與感謝外,我們又回應了什麼?認真想像巴克禮牧師當下的抉擇,一方面日軍步步進逼,另一方面內部則有基督徒遭殺害的事件,內外交迫的關鍵時刻,或許他可以置之不理,但作爲上帝的僕人,他似乎也別無選擇。
英國宣教師的身份,使他得到某程度的保護可以去調停,同時他也得到府城士紳不會將其視為通敵的支持與保證,才真的踏出關鍵的一步。當然,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通過他的智慧,止住了刀劍,整座城得著和平。生命與死亡,就在一念之間,真實敬畏上帝的心,使每個屬於他的僕人踏出陪伴與服事的腳步。
巴克禮牧師看見了什麼?我們又看見了什麼?耶穌問:「要我為你做什麼?」耶穌服事了我們,巴克禮牧師服事了我們,伊莉莎白師母服事了我們,每個真實跟隨基督的人都服事了我們。我們,已被他人所服事,已領受非自己所做能換取的恩典,就在這路上,起來跟隨耶穌吧!起來陪伴、服事他人吧!
【要我為你做什麼】
我看見了世界,卻僅注目那一丁點,
我以為我知道,我以為我可以,
都只是以為……
我看不見,被他者驅離偉大的航道,
我要能看見,我要能跟隨,
在此刻,在現在
抓住全所有。
看見看不見,看不見看見,
非求被服事,乃求服事人,
要我為你做什麼?
你,又為他做什麼?
小人物的笑,
大人物的哭,
一念,成就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