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巴克禮聖經學堂

經文:約伯記三八:1~7,34~41
   詩篇一0四:1~9,24,35c
   希伯來書五:1~10
   馬可福音十:35~45

聖經信息
  一個青年作出深刻的信仰反省,他說自己原以為想要追隨的是某位牧者,但其實,是這位牧者所相信的那位上帝,因為那位上帝,跟自己一直以來所認識的上帝好像不太一樣。聽了這段話,我覺得非常精彩,就請他再多說一點點,到底他原本所認識的上帝是什麼樣貌,於是他接著說:「不知道該怎麼說才清楚,我覺得自己想像的上帝,好像自己父親對孩子嚴厲和處罰的那一面,有很多規則,我不斷說服自己那是為我好、讓自己可以學習多一點,結果反倒陷入害怕、不安穩的狀態,因為我總是感覺要努力『做好』,才會是祂的兒女。」

  他又接著說:「但從這位牧者身上所看見的,卻是一種安穩,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能仰望上帝的話語,所以我覺得這中間一定有什麼,是我在信仰裡從沒經歷過的吧?」每個人所認識的上帝,或許都長得不太一樣,我們會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投射出不同的形象,也從曾受過的信仰教育,理出一套邏輯,覺得那「應該」就是信仰吧?上帝的樣貌,超越過我們的想像,每一天,我們總多認識上帝一點點,總多看見耶穌在不同的場合中出現。

  約伯在自己的困局裡,掙扎與上帝對話的時刻,上帝從旋風中向他說話:「你是誰,竟說無知的話,對我的智慧表示懷疑?你站起來,像一個有勇氣的人;你要回答我問你的話。我創造世界時,你在哪裏?你若懂得那麼多,只管說吧。你知道誰規定了它體積的大小?誰在它上面繫好準繩?大地的支柱奠立在何物之上?誰為世界安放基石?」上帝從更大的視野來問約伯,人只想知道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但人豈能明白上帝的作為,上帝的心意?

  這位青年的經歷,或也是我們多數人的經驗,生活在台灣,我們很注重「成績」、「表現」,但總在努力再三過後,很難獲得肯定的言語,特別是在自己家庭裡。這導致我們不自覺的一直在追逐各種看得見的事物,好學校、好工作、頭銜、財富……等,希望被他人所看見、所讚許。然而一直追逐、一直抓取的過程,卻好似永遠都不滿足,因為我們始終懷疑自己「這樣夠嗎?」包含作為一個基督徒,讀經、祈禱、傳福音、服事的源頭,也是一種我應該要「做好」,才配得稱為上帝的兒女吧?

  希伯來書五:2~3給了我們很大的安慰:「大祭司自己在許多地方是軟弱的,因此他能夠溫和地對待那些無知和犯錯誤的人。並且,因為他自己的軟弱,他不但必須為人民的罪獻祭,也必須為自己的罪獻祭。」耶穌的形象,是溫和與體貼的,走在我們前頭,領著每一個人一起向前走,通過自己的生命,向人訴說:「不用急著非要做些什麼來證明自己,不用苛責自己好像什麼都沒做好,你做不到的,我會陪你一起走。」因此,我們服事的源頭是愛,不是重擔,這才讓人得著安穩,在各樣的困境裡仍舊有平安。

  門徒又何嘗不是在犯錯中學習呢?他們對耶穌的認識也有偏誤,雅各和約翰才會跑來要求說:「當你坐在榮耀的寶座上時,請讓我們跟你坐在一起,一個在你右邊,一個在你左邊。」他們以為跟著耶穌,能讓自己得著榮耀與尊貴,卻沒有想到,耶穌所傳遞的信息,是僕人,是為人捨命:「人子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並非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幾位牧者針對「門徒訓練」這個名詞做出再定義,大家對門徒訓練的理解,已經被束縛在上課,在教會裡做哪些服事,反倒少了回到自己生活的實踐,因此他們進一步提出「門徒生活操練」的用語,期盼每一個信徒每一天通過上帝的話語去認識上帝,也看見耶穌就在你的生活周遭顯現,邀請你去跟隨他,在每個地方成為門徒,不斷認識耶穌的樣貌。

問題討論

  1. 這一個禮拜,你在哪裡看見耶穌?耶穌的樣貌有跟自己過去所認識的不一樣嗎?我們如何每一天都認識耶穌多一點,經歷真正的豐盛?
  2. 「並非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什麼阻礙了我們回應耶穌的教導?做一個耶穌的門徒,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回應?

禱告:
詩篇一〇四:1~9,24,35c
我的靈啊,要頌讚上主!上主─我的上帝啊,你多麼偉大!你穿戴著威嚴光榮;
你披上亮光作外袍。你鋪張穹蒼,如搭帳棚;
你在高天的水上建造住所。你用雲彩作為戰車,藉著風的翅膀奔馳。
你以風作使者,以閃電作僕人。
你把大地堅立在鞏固的基礎上,使它永永遠遠不動搖。
你使海洋像外袍覆蓋地面;你使眾水淹沒群山。
你一斥責,水就奔逃;眾水一聽見你發號施令,就都奔流。
它們漫過山嶺,流進峽谷,匯流到你所劃定的地方。
你定了界限,叫它們不能逾越,使它們不再淹沒大地。
上主啊,你的創造繁多。這一切都是你智慧的果實;遍地充滿了你的造物。
願罪人從地上消滅;願邪惡的人不再出現。我的靈啊,要頌讚上主!要讚美上主!